•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2 20:08:30 股吧网页版
旗下贸易公司暂停钴金属交付?洛阳钼业:属实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K图 603993_0


K图 03993_0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洛阳钼业(SH603993,股价8.64元,市值1858亿元)主要从事大宗商品(铜、铅、锌精矿和精炼金属等)贸易业务的全资子公司埃珂森(IXM)宣布,因不可抗力将暂停钴金属的交付。

  7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从洛阳钼业相关工作人员处得知,此事属实。

  埃珂森此次暂停钴金属的交付和刚果(金)的钴出口临时禁令相关。根据新华社报道,6月21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控制局(ARECOMS)发布公告,决定自当日起将钴出口的临时性全面禁令再延长3个月。

  洛阳钼业方面预计,该临时禁令的延长不会对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刚果(金)钴出口临时性全面禁令再延长3个月

  埃珂森业务覆盖亚洲、欧洲、南美洲及北美洲的80多个国家,洛阳钼业凭借其实现贸易与矿业板块的战略协同。2024年,埃珂森完成实物贸易量400~450万吨,归母净利润为13.53亿元人民币。另外,洛阳钼业还同步从埃珂森获取市场最新研判,为可行性并购、勘探拓展、生产节奏等提供信息参考。

  洛阳钼业是全球第一大钴生产商,2024年洛阳钼业产钴11.42万吨,同比增长106%,钴产品营业收入87.43亿元,同比增长156.71%。

  埃珂森此次暂停钴金属的交付和刚果(金)的钴出口临时禁令相关。

  根据新华社报道,6月21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控制局(ARECOMS)发布公告,决定自当日起将钴出口的临时性全面禁令再延长3个月,覆盖所有开采形式。公告指出,此次禁令适用于“工业、半工业、小型或手工采矿的所有钴矿产品”。声明称,延长期的目的是缓解当前“库存高企”的市场压力,并为下一阶段市场调控和政策更新创造条件。

  《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2月24日,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控制局当天发表声明,该国总理和矿业部长签署了一项法令,决定暂停钴出口4个月,以应对全球钴供应过剩的局面。

  7月2日,洛阳钼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首次禁令发布以来,公司始终与刚果(金)政府及行业管理机构保持密切沟通。针对新的情况,公司将继续保持与相关各方的沟通,密切跟踪政策进展。”

  “公司生产的钴产品全部为高质量、可追溯的工业矿产品,符合刚果(金)规范钴行业发展的政策方向。公司认为一个稳定、健康的钴市场环境是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的愿望,有利于钴行业长远可持续发展以及钴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钴价近期上涨明显

  刚果(金)是最大的产钴国。此次刚果(金)战略矿产市场监管控制局表示,将在3个月期限届满前评估市场情况,并视需要决定是否修改、终止或进一步延长禁令。

  据安泰科测算,2024年,全球钴原料供给约为27.67万金属吨,同比增长20.56%。分国别来看,刚果(金)钴产量约为20.74万金属吨,占比约75%。

  自2月刚果(金)暂停出口以来,钴价格呈现上涨趋势。安泰科数据显示,2月24日金属钴均价为16.25万元/吨,而7月2日的报价上升到了24.50万元/吨。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暂停出口以来,钴价确实有明显上涨,钴的供应确实减少了。未来若刚果(金)采取出口配额制,也将持续降低钴的供应,也就是说目前供大于求的结构或出现拐点,或者彻底改变供大于求的状态。

  业内人士还表示,若刚果(金)持续限制钴出口,会影响到中国相关产业链。自然资源部转载的内容也预测,钴需求增速将快于供应,2024年钴过剩的局面将趋缓,2030年代初将转为短缺。

  而另一方面,安泰科首席专家徐爱东撰文表示,从理论上看2025年国内钴原料基本够用。2025年中国精炼钴产量达到14.4万吨,就能满足国内消费和出口的需求,且不产生额外精炼钴库存。2025年1—5月,中国已经生产了7.1万吨精炼钴,剩下的7个月里只要生产7.3万吨就够了。2025年1—5月份,中国已经进口了8.9万吨原料,假设6-12月印尼每个月带来2500吨钴原料,到年底相当于有1.7万吨,加上2024年底库存的4.6万吨原料、2025年1-5月份库存的1.8万吨原料以及回收钴原料,基本可以满足年内余下时间的原料需求。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