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晚间,金域医学(603882)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总营收29.97亿元,因信用减值损失2.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8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其经营性现金流表现持续向好,上半年达3.50亿元,同比增长9.2倍。
过去半年,医检行业在深化医改、技术革命、生态重构、数据应用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步入深度调整期。报告期内,金域医学通过产品组合优化、持续创新、打造区域检验中心方案,构建起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精益运营、数智赋能,构建成本竞争优势,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进一步夯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构建以数据要素驱动的第二增长曲线方面,公司取得亮眼成绩,作为唯一医疗机构成功入选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
惠民产品保持高增长 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目前,随着国家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在全国落地,临床对普惠精准诊疗的需求显著提升。金域医学在肿瘤、感染、血液、神经等疾病领域推出的多项高性价比惠民产品体系,在上半年也逐步实现高增长。其中,肿瘤“惠民3000”系列营收增长85.00%;感染性疾病Meta系列营收增长49.99%,阿尔茨海默病早筛系列营收增长68.43%。此外,报告期内,公司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达51.18%,同比提升5.43个百分点。
公司继续以产学研合作的模式赋能临床,累计与超210家医院、高校、科研院所等达成合作。上半年,金域医学携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地坛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展多中心科研、联合实验室建设等合作;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等多家三甲医院共同发起过敏性疾病精准诊疗与临床研究协作网。
金域医学还持续深耕基层医疗市场,新增参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家,辐射310家医疗机构,助力分级诊疗。
全面启动“AI IN ALL” 小域医落地入院多家医疗机构
2025年是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应用爆发元年。金域医学全面启动“AI IN ALL”工作,依托自主研发的域见医言大模型,累计已开发落地55个智能体应用,驱动各业务流程智能化升级。在实验室生产方面,AI辅助诊断年调用量达220万次,有效助力实验室效率提升。尤其是分子病理平台上线肿瘤分子报告系统(KMTR)及NGS辅助报告智能体,发单效率直接提升70%以上。
在赋能临床方面,金域医学推出域见医言大模型应用一栈式解决方案,并联合华为发布域见医言大模型一体机。智能体应用“小域医”在中山大学孙逸仙医院等三甲医院,以及河北南皮县医共体等15家县域医共体打造出典型入院落地标杆。截至目前,小域医的月活医生数超6万,报告解读数超360万。
金域医学创新性采用“软件+智能体”双轮驱动,为共建实验室以及县域医共体打造“五维一体”数智化解决方案,包括数智病理系统、区域数据管理平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小域医等。该方案已累计落地超500家区域检验和病理诊断医疗机构。
入选国家级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持续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专注医检主业的同时,金域医学在构建以数据要素驱动的第二增长曲线方面表现尤引关注。报告显示,公司积累了超30亿例医检数据,已有21款数据产品在广州、上海、北京数据交易所成功上架,并有7项数据产品完成了交易。“呼吸道病原微生物靶向测序数据集”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第二批十大典型案例”。
为积极响应国家“数据要素×”政策号召,金域医学率先建设企业可信数据空间,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是唯一入选的医疗机构。这不仅为生命健康数据合规流通进一步奠定基础,也有利于补全医检数据的完整性,从而探索更多数据流通的可能。
金域医学表示,已成功探索出医检数据要素合规流通的商业模式,和国产IVD企业、疾控部门、药企、保险公司等开展合作20项。尤其是在公卫防控方面,金域医学参与到国家的重大传染病防控、感染性疾病监测预警、重大突发公卫事件应急等领域。今年上半年,金域医学与广州疾控达成战略合作,全面推进“数智疾控”建设,联合申报的项目入选广州市人工智能医疗健康行业应用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