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资产披露的竞买公告显示,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于8月19日10时至8月20日10时止(延时的除外)在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公开拍卖顾家家居147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股票,起拍价为3.61亿元。

这是今年3月以来,顾家家居第六次进行股权司法拍卖。而此前皆以流拍告终。
值得注意的是,数次股权拍卖的标的物都来自顾家家居原实控人顾江生,而顾家家居“新主”何剑锋却未出手接盘。几乎在同时,顾家家居披露定增计划,发行不超过1.04亿股,募资不超过19.96亿元,发行对象只有1名——控股股东盈峰集团。
一边是旧主股权无人问津不断流拍,一边是新主独揽定增大幅加仓,其背后折射顾家家居的资本棋局渐入深境。
五度流拍
7月22日,顾家家居公告,原控股股东顾家集团持有的2932.47万股公司股票(占总股本3.57%)司法拍卖以流拍告终。此次拍卖由杭州中院执行,起拍价7.0458亿元。

这是该笔股权的二次流拍。其首次司法拍卖于7月1日至7月2日进行,最终流拍。
此前,顾家家居还进行过一次股权“拆分零卖”,但结果亦不尽如人意。
2月25日,顾家家居公告,顾家集团所持1470万股股票将被司法拍卖,占其所持股份的14.25%,占公司总股本的1.79%。这场拍卖计划将分三次进行,包括两次500万股和一次470万股。
具体看,第一次500万股拍卖于3月27日至28日进行,因无人出价而流拍;二拍定于4月15日,但在4月16日,顾家家居公告称该次二拍已中止。第二次500万股拍卖于4月8日以1.2792亿元起拍,虽然吸引了3300余次围观,但最终仍因无人出价而流拍。第三次470万股拍卖于4月22日至23日进行,最终依然未能找到买家。
由此,自2月以来,顾家家居的股权已连续五次在司法拍卖中流拍。
债务缠身
顾家集团持股被司法拍卖源于其债务危机。
顾家集团是顾家家居的原控股股东,目前仍为其第二大股东。1973年出生的浙江籍企业家顾江生,是顾家家居的创始人与原实际控制人。
截至目前,顾家集团持有顾家家居1.03亿股股票,占公司总股本的12.55%,这些股份已全部处于冻结状态。不仅如此,顾家集团的一致行动人TB Home Limited所持5.01%的股份也被冻结。
由此,顾江生家族合计持有的顾家家居1.44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17.56%)已全部被司法冻结。
顾家集团的债务危机可追溯至2024年10月,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顾家集团强制执行标的6.53亿元,但因未履行给付义务,其持有的顾家家居股份被司法冻结并分批拍卖。这一执行案件源于顾家集团与杭州代明贸易有限公司(圣奥集团关联企业)的纠纷,最终导致顾家集团陷入司法困境。
除了这一主要债务外,顾家集团还面临其他债务压力。
有信息显示,顾家集团及TB Home Limited涉及的债权总额高达19.62亿元。2024年8月,顾家家居原副董事长金志国追讨720万元欠薪的诉讼案件,进一步加剧了顾家集团的资金紧张状况。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因此冻结了顾家集团所持有的顾家家居4218.18万股股份,占顾家家居总股本的5.13%。
迫于债务压力,顾江生寻求出售顾家家居控制权。
2023年11月,顾家家居公告,顾家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将持有的2.42亿股顾家家居股份(占总股本的29.42%)转让给宁波盈峰睿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每股价格为42.58元,总作价达103亿元。2023年12月,上述转让价格调整为36.72元/股,总价款调整为88.8亿元。2024年1月交易正式完成,盈峰睿和正式成为顾家家居控股股东。盈峰睿和的实控人何剑锋成为顾家家居新实际控制人,何剑锋是美的集团实控人何享健之子。
2024年4月,顾江生又将66%的顾家集团股权出售给王火仙,王火仙取代其成为顾家集团最大持股人,顾江生为第二大股东。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顾江生家族此前通过顾家家居分红(超19亿元)、减持套现(如2020年套现约45亿元)及2023年以88.8亿元转让控制权等方式,已累计至少获得超百亿元资金,但仍未能解除危机,足见其债务问题之深重或远超市场想象。
新主“补仓”
2024年9月,顾江生辞去了顾家家居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由盈峰系高管邝广雄接任,标志顾江生彻底退出管理层,也宣告了何剑锋时代的真正到来。
但何剑锋收购顾家家居后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买价过高。
近一年内,顾家家居股价最低20.32元/股,截至目前为26.22元/股,较何剑锋调整后的收购单价36.72元/股仍有大幅折价。
2025年5月7日,顾家家居发布易主后首个定增预案,拟向特定对象盈峰集团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9.97亿元,发行价格为19.15元/股,募集资金将用于家居产品生产线智能化技改项目、功能铁架生产线扩建项目、智能家居产品研发项目、AI及零售数字化转型项目、品牌建设数字化提升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除却业务布局的资金需要,这一次定增显然也有为何剑锋“补仓”的需要。
记者计算,若定增顺利发行,何剑锋对顾家家居的持股成本将降低至约31.43元/股,考虑到分红,持股成本进一步下探至约30.04元/股,与目前市价已相差不太大。
这在大幅提升何剑锋控股比例的背景下,也将显著提升其投资安全性和未来盈利空间。
资本棋局
为何何剑锋不直接接盘顾江生的司法拍卖股?这背后或有四重考量。
其一,拍卖折价不高。
3月以来,顾家家居股价徘徊在24元至26元,经折算多次拍卖的单价约为23元至24元,仅比二级市场低3%–5%。而何剑锋参与定增的价格为19.15元/股,显然更具成本优势。
其二,规避风险传导。
拍卖标的仍被冻结,且与原控股股东债务纠纷绑定;一旦后续执行异议,股权过户、分红权可能受限。而通过公司新增发行获取股份,无历史问题连带、股权权属更清晰,可有效隔离顾家集团债务风险。
其三,惠及上市公司。
定增资金可直达上市公司,用于智能化技改、AI研发及补流,直接提升经营能力;而接盘拍卖股权仅解决原股东债务,对公司无实质增益。
其四,无控制权溢价。
所有拍卖股份即便被同一投资人取得,也不会导致顾家家居控制权变更。这使得拍卖没有控制权溢价,对外部投资人吸引力降低。
“事实上,目前顾家家居的股价对外部投资人的吸引力是很强的。”一位长期跟踪公司的家居产业研究员告诉记者,“何剑锋以很高的价格收购控制权,又通过定增进一步加仓,可谓压了很大筹码在顾家上;顾家实际经营者、CEO李东来此前也大幅增持,表达对公司价值的看好。从股价上看,他们目前都没有盈利。公司后续的发展与动作令人期待。”
财务数据印证这一资本逻辑。进入2025年,在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顾家家居的经营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14亿元,同比逆势增长12.95%;实现归母净利润5.19亿元,同比逆势增长23.53%。
“为什么没人来拍?这也可能是何剑锋或其关联方所乐见的。”上述研究员说。
无人问津的司法拍卖与火速推进的定增方案,构成当前顾家家居令人玩味的资本镜像。在何剑锋的棋局中,顾家家居或许已处在历史的拐点上。在全力推动美的系“家电+家居”版图重构之前,他或许也在等待一个更好的价格。
作者:郭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