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半年业绩大幅预增的情况下,诚意药业披露的员工持股计划达成条件明显过低,此时员工持股计划以市场价格的半价买股更像是一种福利,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有失公允。
根据诚意药业公布的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司员工持股计划考核年度为2025—2027年三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具体来看,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解锁条件设定为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相比2024年增长30%、55%、85%,或者扣非后净利润相比2024年增长35%、65%、100%。在对应的解锁期内,营收或扣非后净利润指标任意满足一个,即达到对应年度的解锁条件。
表面来看,设定的业绩考核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但结合公司历史数据与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看,其实际激励力度可能被高估。根据诚意药业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增长47.4%到57.4%,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估算,2025年的员工持股计划成功解锁几无太大压力。
更为关键的是,员工持股计划允许以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二选一作为考核标准,进一步降低了达标门槛。在极端情况下,若公司通过降价促销等手段扩大营收但牺牲利润,仍可满足解锁条件,可能导致激励与股东真实回报脱钩。
此外,员工持股计划的买入价格为5.02元/股,该价格虽然符合相关规定,但与市场实际股价相比存在较大套利空间。这种无风险套利机制,实质上将股东利益让渡给员工,尤其当解锁条件宽松时,福利属性远超激励功能。
从资金来源看,员工持股计划总额不超过4828.6356万元,资金来源包括员工合法薪酬、自筹资金以及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公司不提供财务资助。表面上看,员工承担了投资风险,但半价购股的确定性收益已对冲了大部分风险。例如,若一年后股价维持当前水平,员工持股计划仅通过解锁即可获得超100%的收益,远超普通投资者风险收益比。这种设计可能引发中小股东质疑,公司是否存在以激励名义进行利益输送的情形?
员工持股计划的核心问题,是上市公司治理中内部人与外部投资者利益平衡的问题。诚意药业计划中,董事、高管及核心骨干作为主要参与对象,其利益与公司短期业绩高度绑定,而中小投资者更关注长期价值创造。当解锁条件在设定上偏向更容易达成时,员工可能优先追求短期指标,导致公司战略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本意,是通过利益共享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终提升公司业绩,实现股东与员工的共赢,而非制造新的利益冲突,更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员工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