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30 13:16:10 股吧网页版
良品铺子“花生上树”闹笑话 AI幻觉终究是“人造”
来源:上游新闻


K图 603719_0

  AI有幻觉,大多数人之前只是听说,这次良品铺子造出“花生上树”算是给大众上了生动一课。

  近日,良品铺子某款产品的宣传图片显示“花生在树上结果”被指“缺乏常识”,引发讨论。良品铺子回应称,由于公司在工作中的疏忽,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网友调侃,“终于有人甩锅AI了”“让老板见识下AI省钱的后果”。

  近年来,AI让效率“起飞”,不少企业迷信AI能“降本增效”。但随之而来的“AI味太浓”,“AI幻觉”,让人觉得呆板麻木,甚至引发常识性错误。一如瓦尔特·本雅明所谓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数量庞杂,却渐渐失去“光晕”。这次的“花生上树”原本想制造广告“神话”,却最终闹成了笑话,真不能全甩锅AI。

  不少企业上一秒还在搞抽象,下一秒又自嘲“被AI骗了”。其实AI都是通过学习人类过往经验,靠大数据投喂生成当前内容。人类落入“照搬主义”,因缺乏常识而犯错,那么AI同样也会。“AI竟然杜撰了《小石潭记》里没有的段落。”“AI写的文献综述里,有一堆原文里找不到的内容。”不少用户就抱怨过,用多了之后发现,AI能说会道,却也胡说八道。

  AI“人造”,最后却骗了人,这不仅是笑话,也是警示。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我们要谨慎对待AI生成的内容,永远对AI的答案保持适度怀疑。毕竟,它目前只是辅助工具,而不是真理的源头。如果对AI幻觉不加干涉,这些错误信息可能被其他AI系统吸收,形成“幻觉循环”——错误数据不断被强化,最终污染整个信息生态。以后甚至会出现比“花生上树”更离谱的错误表达。

  企业采用AI生成广告图片“降本增效”无可厚非,但采取“全盘接收”的态度,迟早要付出代价。唯有理性看待和使用AI应用,在技术“创造”与人的“把关”之间找到平衡,企业才能真正享受到足够的技术红利,否则,只会制造更多的“笑话”。

  “花生上树”提醒我们依靠人工捍卫常识,同时也再次证明机器永远无法替代“活人”。如今,很多消费者已经排斥“生硬”的AI生成内容,他们真正渴望的,是那种超越算法、充满人情味和烟火气的真实和具体。“活人感”才是稀缺的生成内容,它不仅能够制造情感共鸣,更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AI造幻觉,人类“造梦”,这或许正是内容长期主义在与AI赛跑中,最生动的注脚和点点光晕。

  上游新闻评论员康磊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