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9 05:07:00 股吧网页版
良品铺子易主武汉国资 零食行业前浪后浪“亦敌亦友”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蒋政

K图 603719_0

  “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603719.SH)新的控股股东呼之欲出。

  该公司最新发布的公告称,将引入武汉长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国贸”),若交易顺利完成,武汉国资将成为第一大股东,公司实控人也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该公司控股股东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停牌期间,良品铺子又同步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亏公告。2024年,该公司已经出现近5000万元的亏损。更早之前,其控股股东和二股东已经多次减持,公司董事长一职也多次换人。

  事实是,在量贩零食汹涌扩张之后,凭借整合供应链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零食渠道品牌,对老牌的生产型零食企业带来巨大冲击。双方之间竞合频频,冲突、诉讼以及融合等场景不断在零食领域上演。

  良品铺子“走下神坛”

  公告显示,长江国贸拟协议受让原控股股东宁波汉意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宁波汉意”)7223988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8.01%)、其一致行动人良品投资持有的上市公司1197012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99%),以及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3604990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8.99%)。

  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长江国贸将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9.99%股权,成为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

  在停牌期间,良品铺子对此事保持沉默。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暂对没有可对外公开的信息。”

  良品铺子原控股股东为宁波汉意,持有公司35.23%的股权。良品铺子的两位创始人杨红春和杨银芬分别持有宁波汉意的57.6%和21.7%的股权。他俩与张国强、潘继红为良品铺子的实际控制人,而潘继红是杨红春爱人的妹妹。

  7月11日,长期关注零食领域的魔方云销咨询创始人任小东就告诉记者,此次股权转让,可能与徐欣希望卖掉良品铺子股份有很大关系。

  他提到的“徐欣”是今日资本创始人,良品铺子的二股东达永有限,便是该机构旗下企业。

  按照公告,本次权益变动之后,达永有限持有良品铺子的股权由18.16%降至9.17%。

  其实,在此之前,达永有限便多次减持公司股份。

  达永有限在良品铺子IPO之前便已进入股东序列,自2023年起进行减持。直到今年6月,达永有限持有良品铺子的股权已由30%缩至18.16%。另外,昔日股东高瓴资本则在2024年实现清仓离场。

  伴随减持而来的是良品铺子股价的“跌跌不休”。

  自从2020年2月24日登陆资本市场,良品铺子在上市之初一度迎来15个涨停,巅峰股价突破80元,总市值超过340亿元。截至目前,良品铺子股价仅为13.71元/股,总市值不足55亿元。

  业内普遍认为,良品铺子业绩疲软是所有症结的根本所在。

  自2022年实现94.4亿元营收和3.36亿元归母净利润之后,良品铺子业绩便走下坡路。到了2024年,该公司营收已缩水至71.59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4610万元。

  在此期间,公司创始人杨红春、杨银芬先后辞去董事长职务,改由具有高校履历的程虹在今年3月出任。一个月后,杨红春再度出任总经理。

  只是,频繁的高层更替,并未换回业绩。

  7月15日,良品铺子发布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股东净利润为-1.05亿—-0.75亿元。亏损原因源自公司产品优化调整影响毛利率,门店结构优化和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等,使得公司销售规模和净利润出现下降。

  零食行业“后浪”推“前浪”

  如果将良品铺子与国内量贩零食崛起放一起对比,两者之间的涨跌保持了高度一致。

  艾媒咨询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内量贩零食门店在2021年不足3000家,至2022年增至1.3万家。而2023年更是迎来大爆发,行业将其称之为“中国量贩零食店元年”。

  由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售合并而来的鸣鸣很忙,目前已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该公司在2022—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42.86亿元、102.95亿元、393.44亿元。

  在2022年向量贩零食转型的万辰集团,在2022—2024年的营收分别为5.49亿元、92.94亿元、323.3亿元。

  而同期的“前浪”零食品牌,几乎都陷入了增长困境。

  除了良品铺子之外,2022—2024年,三只松鼠的营收分别为72.93亿元、71.15亿元和106.2亿元;来伊份的营收分别为43.82亿元、39.77亿元和33.70亿元;好想你的营收分别为14亿元、17.28亿元和16.70亿元。

  不难看出,零食行业“后浪”推“前浪”:量贩零食品牌的崛起,切走了很多属于老牌零食企业的市场蛋糕。

  连锁经营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曾提到,零食行业的竞争来自自有品牌的零食连锁和量贩零食连锁的竞争。在此格局中,前者属于被革命的对象。

  记者注意到,在过去两三年中,零食行业新老品牌之间不断出现融合,亦出现更多竞争和摩擦。

  早在2023年4月,良品铺子旗下公司曾入股赵一鸣零食,但在半年之后选择出售上述股权。而赵一鸣零食很快便与零食很忙宣布合并。良品铺子认为,赵一鸣零食的刻意隐瞒和引导,直接导致公司基于错误的或不实的交易背景和定价依据,出让了所持股权,严重损害了自身的合法权利,随即在该年11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而在量贩零食的冲击之下,良品铺子从2023年年底启动规模最大的降价,300多款在售产品,会员价平均降幅超20%,最高接近50%。

  另外,三只松鼠在日前宣布终止收购爱零食。该笔收购前后持续了大半年时间。爱零食创始人唐光亮发布多条视频回应,称将起诉三只松鼠。这笔零食行业“前后浪”合作的案例最终走向了另一面。

  但是,更多的动作在于融合。

  2023年12月,好想你和盐津铺子分别向零食很忙投资7亿元和3.5亿元。

  今年6月,零食舱创始人丁陈生在朋友圈“官宣”,公司与三只松鼠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自有品牌、品质供应链、线上线下渠道、数字化泛组织赋能等深度融合发展。

  同时,好想你、盐津铺子、卫龙等传统零食企业的产品大多已经进入量贩零食体系。“后浪”们成为一个分销渠道,双方实现了业务层面的合作。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供应链专家委员、臻致赋能(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志告诉记者,老牌零食企业没有必要在价格上进行修修补补,它们更需建设自己的品牌赛道。

  “未来,零食行业下沉是必然趋势,头部量贩零食品牌会借助老牌零食企业的代工厂等供应链进行扩张。未来,双方在品牌调性、产品属性的同质化会更加严重。所以,包括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企业需要进行产品口味和风味上的升级,另外是在原料上进行升级。截至目前,老牌零食企业在品牌价值和调性上依然存在优势。”杨志说。

  连锁经营专家李维华则认为,量贩零食采用加盟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以及深耕下沉市场等,迅速铺开网络。并且对供应链企业采用快速结算甚至是买断的形式直采,在人财物、产供销、前中后台上进行系统重塑,最终建立自身的优势。

  但他也提到,未来的零食行业,一定是“前后浪”之间的融合,包括经营模式和经营思维,同时在供应链方面会进行联动,并在资本方面进行收购兼并,最终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

  “未来在休闲零食板块可以跑出来的企业,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一定要有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其次,供应链的完整度一定要强,性价比与质价比要兼而有之。最后,线上、线下要一体化经营,线上与线下的资源要互融、共通,短板互补。”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说。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