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了关于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的停牌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宁波汉意通知,其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鉴于该事项正在洽谈中,尚存在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自2025年7月11日(星期五)上午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公告之前,良品铺子就触及涨停,股价达到了13.71元/股。
7月15日,良品铺子又发布关于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继续停牌的公告,将于2025年7月15日(星期二)开市起继续停牌,预计继续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
业绩雪崩,从百亿元营收到连续巨亏
同时,7月15日,良品铺子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在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元到-75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亿元到-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良品铺子表示,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是公司2025年持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调整,部分产品的售价下调及产品结构的调整影响了公司的毛利率,另一方面公司2024年至2025年持续优化门店结构,主动淘汰低效门店,店数下降使得销售规模同比下降,此外受到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的影响,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规模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第二是报告期利息收入及理财收益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约1100万元,且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约1900万元。
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休闲食品的研发、采购、销售、物流配送和运营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坚果炒货、果干果脯、肉类零食、素食山珍、糖果糕点。
财报显示,在2022年创下94.4亿元的营收新高后,良品铺子的营收便如坐上了滑梯一般持续下滑。2023年、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分别下降14.76%、11.02%,一路跌至71.59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还不及公司2019年的营收规模。
而良品铺子的归母净利润表现,则更令人担忧。这一指标先是从2022年的3.35亿元下降46.26%至2023年的1.8亿元。到了2024年,该指标更是进一步恶化,直接由盈转亏,录得0.46亿元的亏损。
具体来看,良品铺子2024年营收71.59亿元,同比下降11.02%;实现归母净利润-4610.45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7476.14万元,亏损扩大;毛利率为26.14%。
良品铺子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7.32亿元,同比下降29.34%;归母净利润-3614.86万元,扣非净利润-4018.22万元,持续亏损,毛利率24.64%,出现下降;三费占营收比26.91%。
与此同时,良品铺子的毛利率指标也面临挑战。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同比减少1.82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坚果炒货、果干果脯、肉类零食、素食山珍、糖果糕点几大板块的毛利率无一幸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换帅困局,三换掌门人的改革迷思
在此期间,公司为了挽回业绩,频繁换帅,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努力。自良品铺子创立以来,创始人杨红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执掌着公司董事长的大印。近年来公司业绩面临挑战,发展遭遇瓶颈,在2023年11月,良品铺子董事长这一重任,交到了另一位创始人杨银芬的手中。到了今年3月,程虹成为了新的接棒者。一个月后,杨红春又重新担任起公司总经理一职。
公开资料显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都是良品铺子的创始人。在一同创业之前,杨红春和杨银芬都曾在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有过多年的工作经历。
杨银芬上任后,良品铺子积极寻求变革,坚持产品差异化定位,对全品类产品启动了“减法”升级,并开展精益管理措施,以求不断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施了公司成立17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降价行动: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45%,主要集中在成本优化但不影响品质以及复购率高的零食上。但对业绩提升收效甚微。
据良品铺子方面介绍,2024年1月,程虹担任良品铺子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召集人期间,深入经营一线,完成对良品铺子供应链体系门店终端模型、服务质量、经营模式转型策略、品质价值观的经营策略等方面系统研究和评估,在公司经营中得到了持续地应用。
直到今年4月,身为公司创始人的杨红春又重新接下公司总经理的重任。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高层经历频繁的变动后,良品铺子的一系列改革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业绩也没能得到有效的提振。此番筹划控制权变更一事,或是良品铺子管理层失去发展信心后的无奈之举。
资本暗涌:减持套现与亏损分红的悖论
2024年5月18日,良品铺子发布两则关键公告,透露大股东达永有限和宁波汉意有减持计划。二者均计划减持不超过1203万股,累计减持达2406万股,占公司总股份比例高达6%。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代表良品铺子创始团队的宁波汉意自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减持行动。不过,从最终减持成果来看,宁波汉意套现金额仅736万元,减持比例为0.15%。
回溯到2020年2月,良品铺子成功上市后,迎来3年股权禁售期。然而,2023年5月解禁期一过,员工持股平台宁波汉亮、宁波汉林、宁波汉宁、宁波汉良便纷纷开启减持。同时,高瓴及今日资本作为良品铺子的重要投资方也频繁减持。
以良品铺子第二股东、今日资本持股实体达永有限为例,经过多轮减持,其持股比例从2023年5月的30.30%一路缩减至最新的18.16%。到了2025年,股东减持动作依旧频繁。6月,良品铺子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完成减持计划,自2月披露减持意向以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减持1%的上市公司股份,套现0.48亿元。股东纷纷减持套现,显示出对行业前景的担忧。
2024年,良品铺子遭遇首次年度亏损,经营业绩亮起红灯。但令人意外的是,其现金分红总额却创下历年最高,接近2亿元,远超公司盈利高峰时期。
从股权结构看,分红受益最大的无疑是创始团队代表宁波汉意以及二股东达永有限。2024年半年度,公司拟以权益分派实施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49元(含税),按当时总股本401,000,000股计算,派发现金红利达99,849,000.00元(含税)。2025年5月20日,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401,000,000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49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99,849,000.00元(含税)。这种在亏损状态下的高额分红举措,不免引发外界诸多猜测,是为稳定股东信心,还是另有战略考量,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资料显示,宁波汉意为良品铺子创始人杨红春、前任董事长杨银芬共同出资建立。目前,杨红春持股比例为60.03%,杨银芬持股比例为22.73%。此外,良品铺子董事张国强持股10.15%,原董事潘继红持股7.1%。最新数据显示,宁波汉意现持有良品铺子35.23%股权。



图片来源:同花顺
监管亮剑:涨停背后的信息泄露疑云
值得注意的是,在控制权变更公告发布前即7月10日,良品铺子便突发10%涨停,这让市场及监管层产生质疑,是否消息提前泄露,又会否存在炒作股价的情况。
7月10日晚间,上交所向良品铺子火速下发工作监管函,就公司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有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所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一般股东、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图片来源:良品铺子公告
目前良品铺子正深陷困局,停牌前股价蹊跷涨停遭监管问询;业绩持续滑坡,2024年亏损,2025年上半年预亏,毛利率下滑,门店缩减、线上流量成本上升成拖累;四年三换帅仍难破局;创始团队及重要股东减持套现,更在亏损年大额分红,种种乱象让这家零食巨头的前景蒙上阴影。昔日的零食第一股未来的走势如何,仍然浮现着众多不确定性。(《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免责声明:文章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