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下午,索通发展在全景路演网举行了业绩说明会。
此前,索通发展在8月20日晚间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06亿元,同比增长28.28%;归母净利润5.23亿元,同比增长1568.52%;基本每股收益1.05元/股。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1元(含税)。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实现预焙阳极产量176.05万吨,同比增长12.23%,销售预焙阳极169.01万吨,同比增长9.82%,其中出口销售44.56万吨,同比增长13.18%,国内销售124.45万吨,同比增长8.66%;公司锂电负极产品产量4.29万吨,同比增长84.91%,销售锂电负极产品4.40万吨,同比增长120.00%;公司电容器产品产量7.75亿支,同比增长3.52%,销售电容器产品7.88亿支,同比增长8.47%。
有投资者犀利指出,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是-3.7亿元,去年同期是-3.8亿元,具体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应该评估一下投资项目的回报率问题了?整体资金链到底有什么风险?
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袁钢回答到,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主要是公司新增产能持续建设支出,2025年1-6月广西项目处于建设阶段,2024年1-6月湖北、陇西、创新二期项目处于建设阶段。2025年湖北、陇西、创新二期项目已陆续转固投产,运营情况良好,广西项目持续建设,目前未存在资金周转风险。
有投资者指出,当前公司毛利率和净利润均超2022年同期,且大盘处于牛市,但股价仅为2022年熊市高点的一半左右。请问为何出现与基本面及市场环境的严重背离?是否因公司有新融资计划(如定增)或市场预期因素?近期与北理工合作布局固态电池技术,是否意味着存在融资需求?低迷股价是否与潜在融资安排有关?
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袁钢表示,公司股价受多种因素影响,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已稳步上涨,体现了市场对公司价值的认可。与北理工合作布局固态电池技术是基于未来产业的布局,公司暂无除已公告之外的融资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索通发展实际控制人郎光辉先生曾在7月3日公告减持,减持时间段在7月28日~10月27日。近期公司股价由公告日的18.58元/股上升至近期最高价29.38元,升幅达到近60%。从目前公开的资料显示,实控人仅公开减持52万股,只达到承诺减持的5%左右。实控人的减持进度令投资者关心,持续被问是否要继续按原先的计划减持?减持进度这么慢是有什么样的考量因素呢?
副总裁、董秘袁钢表示股东减持系股东自主行为,减持方式和减持数量符合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公司持续关注股东减持计划实施进展情况,请关注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相关公告。
还有投资者提出让索通发展更名。将公司名称“索通发展”更名为“索通智能”。理由基于三点考量:第一,公司中报显示,通过数智化转型,单吨毛利已创历史新高,“智能” 二字精准概括了这一核心竞争力;第二,新名称契合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方向,能更好彰显公司从传统制造向科技驱动的转型成果;第三,“索通智能” 更具国际化与未来感,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估值认可度,吸引长期战略投资者。
董事、总裁郎静对此表示,公司当前的名称是在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承载着公司的历史、文化、核心价值观以及长期积累的品牌价值,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预焙阳极生产商,索通发展已在国内和国际客户群体中建立了较高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公司名称的变更涉及公司战略、品牌形象、市场认知以及诸多复杂的决策流程与法规要求。若贸然变更公司名称,可能导致市场对公司业务认知产生混淆,不利于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 公司十分重视提出的关于变更公司名称的建议,会将建议纳入到未来战略规划的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