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泰生物交出了自上市以来首份亏损的中报。8月20日晚,万泰生物公告披露,2025年上半年,万泰生物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其中净利润亏损达1.44亿元,同比骤降155.3%,扣非后净利润降幅更是高达481.93%。曾凭借首支国产二价HPV疫苗实现业绩爆发式增长的万泰生物,正面临九价扩龄、竞争加剧、市场降温等多重挑战。尽管其九价HPV疫苗已于今年6月上市,但市场反馈尚未达到预期,且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对万泰生物的利润构成较大压力。同时,随着国内HPV疫苗市场众多竞争对手的加入,万泰生物的市场占有率面临被蚕食的风险。

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2025年上半年,万泰生物交出一份史上最差半年报成绩单。财报显示,万泰生物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4亿元,同比下降3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44亿元,同比下降15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2.43亿元,同比下降481.93%。
万泰生物将此次业绩下滑归因于公司疫苗板块受到市场调整、九价HPV疫苗扩龄等因素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疫苗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期回落。
曾经撑起万泰生物半壁江山的疫苗板块,也成为上半年利润亏损的重要推手。
2020年5月,万泰生物自主研发的二价HPV疫苗“馨可宁”正式上市,成为国内首家获批的国产二价HPV疫苗企业。当时的HPV疫苗市场,只有葛兰素史克的二价疫苗“希瑞适”以及默沙东的九价疫苗“佳达修9”。
凭借着“国内首款”的特殊性和价格优势,“馨可宁”上市后成功放量,曾推动万泰生物业绩爆发式增长,2022年“馨可宁”的销量突破2500万支,整个疫苗板块为其带来84.93亿元的营收。
但万泰生物的高光时刻并未持续太久。
2022年,沃森生物二价疫苗“沃泽惠”获批上市,接种两针全程712元,接种三针全程1068元,平均单剂价格在356元,进一步瓜分市场份额。同年8月,默沙东将“佳达修9”的接种年龄从16—26岁扩展至9—45岁适龄女性,这使得万泰生物二价HPV疫苗在接种年龄上的优势不再。
竞争对手增多、进口产品扩龄,万泰生物疫苗板块持续承压。2024年,万泰生物营收下降59.25%至22.45亿元,仅为2022年峰值时的五分之一,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91.49%,仅为1.06亿元。其中,疫苗板块营收同比下降84.69%。
就本次中报业绩下滑及疫苗板块发展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万泰生物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应。
九价上市能否扭亏为盈?
面对二价市场的困境,万泰生物将希望寄托于九价HPV疫苗。
2025年6月,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获批上市,成为我国首款、全球第二款九价HPV疫苗。随后的7月8日,万泰生物正式公布首款国产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的定价:499元/支。这一价格仅为进口九价HPV疫苗市场价1318元/支的38%。
万泰生物的定价策略意图明显,其竞争对手默沙东也迅速打响“反击战”。在价格方面,自2025年5月开始,智飞生物代理的默沙东九价HPV疫苗在多省市推出“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9—14岁女性接种两剂次,实际支付仅需约1320元,相当于单针价格降至650元左右。
与此同时,在作为新一轮竞争焦点的男性市场方面,今年4月,“佳达修9”多项新适应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适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成为中国境内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可适用于适龄男性女性接种的九价HPV疫苗,再次在男性市场取得先发优势。万泰生物则正处于男性III期临床试验启动并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阶段。
除了来自默沙东的压力,国产竞品也在围剿。康乐卫士、瑞科生物、上海博唯等企业的九价HPV疫苗均已进入Ⅲ期临床,预计将在2026年到2028年密集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HPV疫苗市场整体已呈现降温趋势。曾经的“一针难求”,如今却面临着市场遇冷、价格大幅跳水的窘境。
今年2月,默沙东宣布暂停向中国供应九价HPV疫苗“佳达修9”,此举意在为其国内代理商智飞生物消化库存。
而智飞生物的业绩,也清晰展现行业降温的信号。2025年上半年,智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49.19亿元,同比下降73.06%;归母净利润亏损5.97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22.34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九价HPV疫苗同样风光不再。
医药行业分析师李煜坤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万泰生物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在疫苗板块,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九价HPV疫苗的市场份额,是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更多国产HPV疫苗的上市,市场竞争可能进一步恶化。在诊断板块,如何应对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样考验着公司的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