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8 15:12:50 股吧网页版
市值缩水超200亿元!万泰生物半年度首亏1.6亿元,九价疫苗定价499元“救市”存疑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于娜 赵文娟


K图 603392_0

  近日,万泰生物披露上市五年来首份半年度亏损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3亿至1.6亿元,扣非后亏损达2.3亿至2.6亿元。这一业绩爆雷与此前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获批带来的短暂市值回升形成鲜明反差——截至7月25日,公司市值已较6月高点缩水超200亿元。

  对于亏损原因,公司归结为双重挑战:疫苗板块受行业政策调整与市场竞争加剧影响,短期销售承压导致收入利润同比下滑;IVD板块则面临政府集采降价、检验套餐解绑等因素冲击。两大核心业务同步面临考验,叠加新品红利尚未转化为增长动能,共同构成了这份“首亏”成绩单的背景。

  两大核心板块集体“失速”

  上市后的三年(2020—2022年),万泰生物堪称资本市场的“幸运儿”,新冠检测试剂的意外风口与二价HPV疫苗“馨可宁”的精准落地形成完美共振,推动公司业绩一路狂飙,迎来历史巅峰。但就像坐了“过山车”,2023年起,这辆“业绩快车”开始急转直下。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骤降50.73%至55.11亿元,归母净利润下滑73.65%至12.48亿元,导火索是二价HPV疫苗受进口九价扩龄冲击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不及预期,叠加新冠检测需求退潮,体外诊断业务收入大幅缩水。2024年,颓势进一步蔓延,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暴跌59.25%、91.49%,仅为22.45亿元、1.06亿元;扣非后更是由盈转亏,亏损达1.86亿元。若拉长时间轴,其业绩已回退至2020年水平以下,归母净利润甚至仅略高于2013年的0.8亿元,仿佛经历了一场“时光倒流”。

  业务结构的变迁更能看清这场震荡的轨迹。2020年之前,IVD(体外诊断)与SPD业务是万泰生物的“基本盘”,疫苗业务尚未进入业绩贡献名单。转折始于2020年二价HPV疫苗“馨可宁”上市,当年疫苗业务收入占比跃升至36.77%,与占比62.51%的IVD业务形成“双轮驱动”,两者毛利率分别高达89.59%、76.31%,盈利能力初显锋芒。

728.png

  2021年,疫苗业务迎来爆发,二价HPV疫苗产销两旺,叠加境外检测需求激增,疫苗收入占比飙升至58.48%,毛利率高达92.55%,成为公司“最赚钱的引擎”;IVD业务占比虽降至40.68%,但毛利率仍维持在76.17%。2022年,疫苗业务彻底“独领风骚”,收入占比冲到75.93%,毛利率攀升至93.89%,IVD业务占比则滑落至23.91%。彼时的万泰生物,几乎靠疫苗业务“一骑绝尘”。

  然而,疫苗的高光如同“昙花一现”。2023年,两大核心板块集体“失速”,IVD与疫苗收入分别下滑42.66%、53.37%,毛利率同步收缩至70.37%、91.60%。2024年,疫苗业务“引擎熄火”,收入暴跌84.69%,占比跌至27.01%,毛利率大降21个百分点至70.43%,拱手让出“最赚钱业务”头衔;IVD业务虽艰难增长4.91%,重新成为营收支柱,但毛利率也下滑至64.97%,昔日“双高”(高占比、高毛利)优势已荡然无存。

222.png
33.png

  业务下滑的同时,万泰生物的资金链也愈发吃紧,各类财务难题接踵而至。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达到22.43亿元,这一数字几乎与当年营收持平,且平均回款周期长达近一年。如此一来,销售规模越大,资金积压就越多,财务端的压力便如滚雪球般持续累加。库存积压的问题也颇为突出。截至2024年底,万泰生物疫苗库存量高达3137万支,其中占比不小的是滞销的二价苗。为应对这一状况,公司不得不计提2.52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这无疑让本就承压的业绩雪上加霜。

  九价疫苗登场难挽颓势

  2025年一季度,万泰生物的颓势仍在延续:当季营收4.01亿元,同比下滑46.76%;归母净利润亏损5277.69万元,同比下滑141.98%,这是其上市以来历史性首次录得一季度亏损。进入二季度,亏损势头有增无减,据半年报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3亿至1.6亿元,扣非后亏损达2.3亿至2.6亿元,再次刷新纪录——成为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预亏。

  此前,九价HPV疫苗曾被视作万泰生物扭转股价和业绩颓势的“救命稻草”。正因如此,在疫苗获批前,尽管业绩持续承压,但公司股价仍保持相对稳定。6月4日,随着中国首款、全球第二款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获批,市场一度燃起希望,次日公司股价涨停,收于78.36元。然而这份兴奋并未持续太久,此后股价未能延续强势,转而震荡下行,昔日被寄予厚望的“稻草”,似乎暂未撑起业绩翻盘的期待。

  7月8日,万泰生物宣布,馨可宁9的定价为499元/支,仅为进口九价HPV疫苗的约40%。

  馨可宁9打破了佳达修长达10余年的市场垄断,九价HPV疫苗的“暴利”时代,正式终结,无论是适应症还是价格方面,这款疫苗的可及性大大提升。但这一重磅消息的发布并没有迎来资本市场的看好,7月25日收盘,万泰生物股价跌至59.74元/股,相比获批次日已经缩水四分之一,公司市值也缩水超200亿元。这种“利好落地即利空”的现象,引发了市场对其背后核心矛盾的广泛讨论。

  对此,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直指问题核心在于市场对公司基本面的担忧盖过了单一产品利好。他分析道,“万泰生物此前业绩已呈现下滑趋势,2024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91.49%,2025年一季度也录得亏损。其疫苗板块因行业政策调整及市场竞争加剧,销售收入与利润显著下滑,IVD板块受政府集采降价等政策影响,短期收入承压。公司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线的风险凸显,即使九价HPV疫苗获批,市场仍对其整体业绩改善能力存疑。”同时,他也指出新品竞争力并非核心矛盾,“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虽有定价优势,但市场竞争激烈。默沙东凭借全球品牌效应和成熟渠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且国内多家企业的九价HPV疫苗处于临床三期阶段,未来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不过,万泰九价疫苗刚获批,尚未真正进入市场竞争阶段,其竞争力未完全展现,所以新品竞争力未达预期并非‘利好落地即利空’的核心矛盾。”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则从预期角度给出解读,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矛盾不在产品,而在预期透支。九价疫苗获批前,股价已把‘国产替代+高价放量’提前折现;获批后,市场发现两点落差:一是产能爬坡慢于预期,产能利用率要到2026才打满;二是价格战已开打,默沙东渠道下沉+沃森/康泰临床后期,九价红利窗口被压缩。首亏只是催化剂,提醒投资者公司仍靠二价疫苗和IVD输血,九价短期填不了研发、销售费用飙升的坑。市值缩水是把过度乐观一次性修正回‘正常现金流折现’,并非简单‘利好变利空’。”

  深入来看,万泰生物的低价策略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499元/支的定价虽能快速抢占市场,却严重压缩单位利润空间,更会挤压自家二价疫苗的生存空间,形成内部竞争。而外部竞争同样不容小觑,沃森生物、瑞科生物、康乐卫士等企业的九价HPV疫苗已进入Ⅲ期临床或注册审批阶段,预计后期陆续上市,九价疫苗价格战一触即发。

  对于九价疫苗对业绩的拉动作用,业内普遍认为今年难有显现。周迪分析,“万泰生物九价HPV疫苗生产线一期建设完成,设计产能2000万支/年。若凭借性价比优势,乐观预测能抢走部分市场份额,如能达到1500万支左右的销售量,采用万泰二价HPV疫苗价格战之前约36%的平均净利率测算,有望拉动利润回到较高水平,短期内可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动力。”但他也强调中长期的不确定性,“从2026年起,国产九价HPV疫苗可能陆续上市,可能引发价格战,届时万泰生物九价疫苗可能面临降价压力,其能否持续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引擎存在不确定性。”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