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迎来重磅政策。
今日A股盘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出,国家对稀土开采(含稀土矿产品等)和对通过开采、进口以及加工其他矿物所得的各类稀土矿产品(含独居石精矿)的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管理。
有分析指出,通过对稀土的开采、冶炼和分离进行总量调控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这一战略资源,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提供保障,并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的战略地位。券商机构认为,在供给管控加码与高端需求爆发的双重驱动下,稀土永磁板块的战略价值持续凸显,预期2025—2026年稀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
三部门重磅发布
8月22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了加强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有些人纠结于亚振为什么不立即整体注入亚振
理解这些人对于域潇集团能否在亚振家居面临退市风险前完成资产注入的时间担忧。这确实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应该如何看待?
域潇集团实控人吴涛在2025年5月通过股权转让和要约收购取得了ST亚振的控股权。截至2025年8月21日,ST亚振的市值约为75.59亿元。
第一,资产注入的主要时间压力
*ST亚振在2024年因为营收未达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已经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这意味着,如果到2025年年底,公司无法扭转局面,仍然无法满足上述财务指标,就可能会面临终止上市的命运。
域潇集团的整体注入无疑被视为拯救上市公司、实现业务转型和提升盈利能力的关键举措。因此,这个“年底大限”是悬在头顶最直接的时间压力。
第二,域潇集团上市计划与资本运作经验
域潇集团自身有明确的上市计划。早在2023年,就有报道称域潇集团计划于2025年实现境内主板上市。2024年,济南市市中区投促局分管负责人也曾表示,域潇集团“经过多年培育,3-5年内即将A股主板上市”。
此外,域潇集团在资本运作方面并非新手。2022年,域潇集团拿下了游久游戏的控制权,并将其更名为域潇稀土,随后游久游戏实现了接近4倍的股价涨幅。市场对其“收购-剥离亏损业务-注入新资产”的操作路径较为熟悉,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场对本次重组能顺利落地的预期。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亚振是域潇集团唯一上市平台!
第三,资产注入的现实时间考量
虽然退市压力倒逼重组,且控股方有运作经验,但从实际操作角度看,时间非常紧张:
1. 复杂的流程:重大资产重组需要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交易所问询、证监会注册等一系列复杂程序。这些流程都需要时间。
2. 监管审批的不确定性:即使方案顺利推出,也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或通过,这个过程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在此基础上,域潇集团只能先注入广西锆业。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可适用简便流程。结果大家也看到了,广西锆业迅速注入亚振,等同于亚振成功保壳了。
下一步,就是静候后续域潇集团整体注入佳音!
虽然暂无明确计划,但是亚振做为域潇集团唯一上市平台,域潇高管纷纷到亚振任职,域潇不整体注入亚振,又哪里有其他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