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该意见旨在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随着相关精神逐渐落地,上市公司也迎来了并购重组的活跃期。仅2024年首次披露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就有130家,已披露的交易规模达到3,554.89亿元。
在此背景下,*ST亚振(603389.SH)积极响应证监会号召,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控制权变更公告,宣布家居行业老兵正式迎来矿业资本——域潇集团的入主,布局多元化经营。8月2日的又一则公告展现了域潇集团的完整战略规划,*ST亚振拟出资5,545万元收购51%股权控股广西锆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锆业)。公告显示,广西锆业主要从事锆钛选矿业务,建设产能 60万吨/年,其主营业务为从境外进口锆钛毛矿和重矿砂精矿并在境内进行分选,产出锆英砂、钛精矿、独居石、金红石等产品并实现对外销售。2025年1月至5月,广西锆业已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1.27亿元,待后续生产线实现满产运营后,广西锆业营收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收购并非简单的财务投资,配合域潇集团手握的莫桑比克1亿吨锆钛矿资源储备,其入主标志着*ST亚振将从传统家居制造商向资源型平台企业转型。
事实上,在本次5,545万元收购广西锆业51%股权的资本运作之外,域潇集团早已构建起丰富的锆钛产业链。据域潇集团官网披露,截至目前该集团共开展24个大型项目,其业务覆盖海外锆钛矿、石墨、稀土矿开采、航运过驳、海运物流、矿产深加工、矿产勘探、水泥制造、金融投资等众多行业领域,域潇集团在莫桑比克持有的锆钛矿采矿权已探明的金属资源量合计超过1亿吨。
锆钛矿作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以其高熔点、高强度、抗腐蚀等优势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业、航空航天、海洋工程以及3C电子等新兴领域,是重要且稀缺的全球性战略金属资源。锆钛矿全球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如锆矿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南非及莫桑比克三大产地,根据2020年全球勘探数据,这三个国家的锆矿储量占比超全球81%以上,而我国储量占比不足1%,锆矿资源严重不足,超90%需要依赖进口;钛矿进口依赖度长期维持在50%以上高位,凸显我国战略性资源供给的结构性挑战,同时也对国内加工企业的采选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进口锆矿砂及精矿177.06万吨,同比增长13.78%;进口钛矿砂及精矿约504.90万吨,同比增长18.75%。预计这一格局将长期稳定存在,同时也意味着广西锆业在产能爬坡后,其经营能力具备较强的潜力,成为拉动亚振收入增长的可靠支撑。在资本端,域潇集团不仅控股上海域潇稀土,还投资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形成“资源控制+资本运作”的双轮驱动模式。据域潇集团官网披露,集团净资产规模突破百亿元,为*ST亚振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在响应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本次并购既是对“矿业资本+上市公司”模式的深度演绎,也是传统制造业估值重构的经典案例。未来,在完成广西锆业的收购之后,*ST亚振业务将呈现崭新格局,公司或将走出一条全新的多元化复合转型之路。
随着*ST亚振与域潇集团的深度绑定与融合,亚振或将迎来新的价值增长极。这种“资源+制造+资本”的三维联动模式,有望帮助亚振打破传统制造业市盈率天花板,对标稀有金属产业链估值体系,实现真正的价值重塑,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健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