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要比惨医药行业肯定算一个,2021年底之前医药行业都是无数人心目中的“yyds”,但2021年之后则是医药行业步入下行周期的开始,大多数医药股都经历大幅度的杀跌,其中最为突出就是生物医药板块,整个板块涨幅全部跌没还创了历史新低,前面有多看好后面就有多绝望。
正因为如此“惨烈”才为今年医药的行情埋下暴涨的伏笔,2025年上半年,医药板块成为市场反弹先锋:万得医药指数上涨26.74%,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涨幅达60.87%,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当下如何投资医药股?本文将从创新驱动、估值修复与结构性机会深度解析,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相关的机会。
一、政策红利: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
顶层设计全面升级
2024年7月国常会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将创新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深圳等城市迅速响应:
北京推出32条创新药支持措施,优化审批流程;
深圳对完成临床试验的1类创新药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并加速“AI+医药”等新兴赛道布局。
支付端改革突破瓶颈
医保与商保协同:国家医保局探索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设立丙类目录覆盖高价值未入医保药品,商保谈判定价保障企业利润。预计商保对创新药的支付规模将从2024年74亿元增至2030年千亿级。
价格保护机制:创新药首发价格5年保护期及分层定价政策,稳定企业盈利预期。
二、估值透视:历史低位下的修复动能
板块估值处于洼地
截至2025年5月6日,申万医药生物指数PE(TTM)32.35倍,相对沪深300溢价率163.10%,低于历史均值167.87%,处于近十年偏低水平。
子板块分化显著:生物制品(PE跌幅26.73%)、医疗服务(跌幅35.97%)深度回调,医药商业估值相对稳健(PE均值28.69倍)。
资金流向释放积极信号
2025年7月14日,生物医药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46亿元,市场排名44/730,机构配置比例触底回升。
公募基金医药持仓占比仅6.5%(扣除主题基金),低于标配水平,增配空间广阔。
三、行业内的机会有哪些?
1. 创新药及产业链:出海与技术革命共振
出海爆发元年:2025年国产创新药海外授权(License-out)创纪录,如恒瑞医药GLP-1组合以60亿美元授权出海;中国创新药占全球BD交易42%(首付款>5000万美元)。
AI降本增效:华为与一些药业合作加速多肽筛选,OpenBiomed平台将实验周期从数周压缩至几小时,研发成本降低50%以上。
2. 高端器械国产替代: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财政支持设备更新:影像设备、高值耗材加速替代进口。
IVD出海增量:规避国内集采压力,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成新蓝海。
3. 中医药与基层医疗:政策赋能场景扩容
中药现代化:政策推动标准化与国际认证,医保覆盖慢病管理场景,龙头加速整合。
基层医疗扩容:县域医共体建设带动医疗设备、诊断试剂需求,连锁药店受益处方外流(“双通道”药品从221种增至430种)。
4. ETF基金更具优势
如果你看好这个行业,但不会挑选个股,此时ETF基金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因为ETF基金是涵盖了这个行业的优质标的,相对于选择个股的雷就少了,并且涵盖全面让你少操心。
有两个基金涵盖了非常全面的核心医药医疗品种,一个是聚焦科创板的硬科技存在巨大增长和爆发力的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属于20CM的科创大长腿,存在巨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大幅增长和爆发的潜力在,同时也需要承受比较大波动;
另外一个则是锚定港股创新药龙头,分享中国创新药全球化估值提升的载体,并具有估值优势走大趋势的香港医药ETF(513700),这个是可以t+0交易,属于港股稀缺标的的跨境ETF。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聚焦科创板硬科技,覆盖创新药、高端器械(如联影医疗CT装机量同比增170%)及基因技术企业。政策支持未盈利企业融资,研发费用率中位数超40%,技术壁垒高(惠泰医疗毛利率70%)。交易机制灵活(涨跌幅20%),费率全市场最低(0.52%),彻底避开仿制药、中药等政策敏感板块,专注ADC药物、双抗等前沿领域。适合长期定投布局国产替代与技术突破,潜在巨大成长机会,需承受科创板高波动。

技术面解析:典型的上升趋势,沿着通道缓慢上涨,现在处于通道的中间位置,往上往下都有空间,但主要策略仍然还是以回调低吸为主。
香港医药ETF(513700):锚定港股创新药龙头(药明生物、信达生物),受益于License-out爆发(2025H1交易额455亿美元,同比+78%)及南向资金净流入超200亿港元。全产业链布局(创新药60%、CXO25%),估值洼地(PE26.8倍,较A股/美股折价30%-40%)。适合中短期趋势交易,结合美联储降息周期、FDA获批等事件博取超额收益,流动性强(日均成交2.73亿),年内收益51.38%。

技术面解析 :均线呈现多头发散排列,这其实是非常强的多头信号,往往这种走势都预示着大趋势行情,短期来到前期高点附近,突破新高将迎来加速上涨的机会,如果未突破出现调整,反倒是回踩均线做多的好机会。
5. 操作策略
目前这两只基金都来到前期高点附近,$科创生物医药ETF(SH588250)$ 目前已经创了上一波上涨的新高,尤其是目前市场体弱势的情况下仍然还能维持强势,就说明是有资金关注的,所以先打个底仓看看,主要是防止继续上涨而错失机会,如果接下来调整,反倒是给了更好的低吸机会,操作会比较主动。

由于$香港医药ETF(SH513700)$ 是T+0的,这个主动性就更强了,目前一直在前期高点转悠,市场调整还能维持不跌就说明资金关注度高,提前打个底仓往上突破既不会错过上涨,就算调整因为是T+0随时都能撤退,所以完全可以进退自如。

结语:底部反转的黎明时刻
医药行业历经四年调整,当前“政策底+估值底+配置底”三重信号明确。需把握创新药出海、AI技术革命、支付端改革的主线逻辑,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聚焦具备全球化竞争力、技术壁垒及现金流优势的龙头企业。政策暖风已至,行业价值重估正当其时。
#ETF不懂就问# #ETF是普通人的首选投资品种吗?# #炒股日记# #投资干货# #实盘记录# $上证指数(SH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