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印发,AI正从“概念”加速走向“必需”,“人工智能+”的效应沿着供应链不断外溢。上半年,围绕“人工智能+”行动,各行业纷纷加大采购,在研发、生产、营销、内控等各个环节深度融合,相关产业链公司也感受到了行业澎湃的动能。
应用领域AI扩围出货、订单增量显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热潮正在加速重塑行业格局,从上游材料突破到下游生态扩张,产业链企业纷纷受益。以沪市主板为例,电子行业领域,工业富联等龙头借势交出亮眼财报;具身智能板块,以柯力传感、鸣志电器为代表的公司持续释放利好——订单、出货量、渗透率等指标呈现积极态势。
AI端侧应用产品和场景不断丰富,智能手表、耳机、眼镜等载体的市场迎来火爆,推升了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的业绩。数据显示,沪市主板16家消费电子领域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104亿元,归母净利润156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3722亿元、115亿元,分别增加37%、36%,其中1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今年上半年,龙旗科技AIoT领域实现收入33.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26%。公司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穿戴类业务持续发力,核心产品中,和头部客户合作的某智能手表系列累计出货量突破千万台。
春秋电子主营业务持续复苏,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331.83万元,同比增长248.44%。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线上公开零售市场笔记本电脑销量达251万台,而AIPC在占比已达到36%,同比增幅高达150%,市场份额创下新高。
AI服务器赛道同样火热。工业富联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公司称,AI服务器在云计算业务中的占比稳步扩大。第二季度公司整体服务器营收增长超50%,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0%,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GB200系列产品实现量产爬坡,良率持续改善,出货量逐季攀升。
具身智能的蓬勃发展,催生机器人产品矩阵不断丰富。鸣志电器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无刷无齿槽电机、无框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等产品在机器人旋转关节、手指关节、手腕关节及移动底盘等关键模组方向持续交付,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完成多个标杆项目落地,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应用板块收入同比增幅约20%。
柯力传感积极对接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向超过50家国内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工业机器人企业送样,产品涵盖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关节扭矩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其中六维力传感器实现出货近千套,部分客户已由送样验证进入小批量订单阶段。
产业链上下研发加码积极锁定下一代场景
政策端明确了“应用导向”,企业端则选择“用研发换门票”。行业内上市公司抓紧时间窗口,确保研发投入强度。
以沪市主板芯片设计、封测类公司为例,上述细分领域公司上半年合计投入研发62亿元,同比金额微幅上升。其中,80%的公司研发投入同比上升。
AI视觉算力需求爆发,正把图像传感器从配套器件推向算力入口。豪威集团上半年半导体设计销售业务研发投入金额约为17.24亿元,占公司半导体设计销售业务收入的14.90%,公司推出一款5000万像素的传感器OV50X,该传感器可实现电影级视频拍摄,像素尺寸为1.6微米。截至8月底,OV50X CMOS图像传感器已经量产。
瑞芯微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上半年,公司研发推出首颗端侧算力协处理器RK182X。公司称,端侧模型的创新应用将重塑百行百业的AIoT产品,此次推出新品,系针对端侧AIoT产品灵活升级需求,以及部署端侧模型需要合适性能、带宽和更优功耗的需求。
具身智能产业链的研发升级更趋多元化。诺力股份调研纪要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29亿元。公司称,上半年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成立“具身智能物流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双方共同开发出了诺宝II号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在8月的北京机器人大会正式发布,诺宝II号产品的应用场景是危化领域的人工取样替代,目前正在进行大模型的训练之中,该产品的市场已经开始拓展。
亿嘉和称,2025年,公司研发重心从AI平台和数据管理平台,升级为AI大模型平台和具身智能平台的协同发展模式。针对此前发布的多模态超融合技术大模型YJH-LM,公司继续对其进行打磨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