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晚,浙江鼎力(603338)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面对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公司交出了一份稳健而亮眼的答卷。
2025年上半年,浙江鼎力实现营业收入43.36亿元,同比增长12.35%;实现归母净利润10.52亿元,同比增长27.63%,净利率进一步提升至24.27%。在行业竞争激烈及海外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公司凭借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了营收与利润的双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海外市场持续扩张,全球化战略见效
如果说稳健的财务表现体现了浙江鼎力的经营韧性,那么海外市场的扩张则充分展现了公司战略的前瞻性。报告期内,公司海外市场收入达33.74亿元,同比增长21.25%,占比已超过七成。其中,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表现突出,有效对冲了北美市场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前期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压力已逐步消化,对公司整体出口影响有限。随着全球宏观环境的边际改善,美国降息也为其他经济体释放了政策空间,未来不确定性将进一步缓解。
尤其在欧洲市场,能源价格下降以及去年以来多轮降息,使制造端逐步呈现复苏迹象。最新数据显示,8月欧洲PMI初值升至50.5(前值49.8),为三年来首次重返扩张区间。叠加过去几年欧洲资本品更新节奏偏缓,设备平均使用年限已接近10年,未来更新需求有望边际改善。浙江鼎力一方面灵活调整产线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持续优化海外子公司运营,加快渠道下沉和本地化服务体系建设,使得全球化战略的落地效果日益显著。正如部分券商在研报中指出的,欧洲市场的改善趋势为高空作业平台行业带来新增需求,公司作为国内龙头有望显著受益。
技术迭代驱动创新,油改电开辟产品升级新路径
在海外市场开拓不断深入的同时,浙江鼎力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产品创新,夯实长期竞争力。半年报显示,公司持续聚焦攻关产品的电动化、智能化、差异化,并长期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到1.44亿元,同比增长21.82%。凭借国内外研发平台和完备的知识产权体系,公司累计已获专利273项,其中发明专利146项、海外专利97项,并参与制定近20项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产品迭代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持续研发投入的推动下,浙江鼎力率先实现了全系列产品电动化,形成了以大载重、模块化设计为核心的臂式系列,并首创业内唯一的批量化无油全电环保剪叉系列,具有低能耗、更安全、易维护的突出优势。这些技术储备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也为产业升级创造了条件。
在此基础上,浙江鼎力上半年推出“油改电”服务,利用模块化平台优势,实现柴动臂式设备与电动模块的快速替换升级,帮助客户以更低成本完成机队电动化改造。该服务解决了柴动设备出租难、租金低的问题,为客户运营效率和设备利用率带来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浙江鼎力依托技术积累不断拓展新品类,除臂式、剪叉式、桅柱式等200余款常规产品外,还推出船舶喷涂除锈机器人、隧道打孔机器人、轨道高空车、模板举升车等差异化产品,逐步渗透船舶、轨道交通、新能源工程建设等应用场景。
从持续研发投入到技术迭代突破,从“油改电”的落地到差异化新品的不断推出,浙江鼎力正在形成“研发—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巩固其在全球新能源高空作业平台行业的龙头地位。
ESG与长期价值并重,股东回报稳健
在业绩增长与战略落地的同时,浙江鼎力也注重可持续发展与长期价值创造。浙江鼎力持续推进绿色智造与智能工厂建设,积极落实碳排放核算与减排举措,展现出行业龙头的责任与担当。据了解,公司已连续10年实施现金分红,2024年度分红总额超5亿元,派息率达31.09%,体现了稳健的财务政策和对股东长期回报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在积极推动绿色化、电动化、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融合的同时,浙江鼎力首度参评Sedex供应链大奖,便成功摘得“技术创新”和“积极进取”两大奖项提名。这不仅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在全球产业链中的责任担当和创新实力,也为其长期价值释放增添了新的注脚。
业内人士指出,凭借“新能源转型+海外扩张”双轮驱动战略,以及在智能制造与全球化布局上的持续发力,浙江鼎力有望在高空作业平台这一高景气赛道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并不断开拓新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