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5 23:29:20 股吧网页版
应对40亿人感染“首个且全球唯一”创新药!药明康德又投出一个IPO | IPO直通车
来源:科创板日报

  近日,丹诺医药提交港股招股书,正式冲刺上市。

  丹诺医药成立于2013年,作为一家专注细菌感染和代谢相关疾病领域创新药研发商,旗下拥有多靶点偶联分子技术平台、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管线。目前公司的研发团队供有38名成员,平均拥有超10年行业研发经验,同时公司还拥有20余名临床研发顾问。

  在公司的核心在研创新药产品中,利福特尼唑(TNP-2198)、利福喹酮(TNP-2092)注射剂、TNP-2092口服制剂均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且临床实验地区主要聚焦中国、美国,即将提交药物上市审批。

  招股书显示,丹诺医药尚未盈利。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以研发投入为主的公司净亏损分别达到1.92亿元、1.46亿元和0.38亿元。

  “全球首个且唯一”: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候选药

  全球范围内,2024年抗菌药物市场规模约为455亿美元,至2029年该需求将增长至603亿美元, 2035年将进一步扩大至843亿美元。抗生素的发明是人类医学的一大创举,但经过数十年传统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已成为严峻趋势。

  在这一背景下,幽门螺旋杆菌作为胃癌、胃炎等疾病的重要诱因。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感染人数由2019年的39.1亿人增加到2024年的40.8亿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2.8亿人。随着中国防控工作推进,2024年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病例降至6.21亿例,同比2019年下降3.5%,但整体感染规模仍居高不下。

  目前,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案中,传统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在不断上升。例如,中国地区甲硝唑耐药率达到60%至90%,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20%至50%。因此,治疗方案中往往采取多种抗生素共同用药,以提高根除效率。

  据丹诺医药招股介绍,其核心产品利福特尼唑(TNP-2198)是自1982年发现幽门螺杆菌以来,全球首个且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唯一治疗该细菌感染的新分子实体候选药物。尤其在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上,利福特尼唑通过多靶点协同作用机制,相较于当前通用的多重用药策略,其在疗效、安全性、临床应用和患者潜在依从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利福特尼唑已完成与传统疗法的中国Ⅲ期临床对比实验,并计划于2025年8月底前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新药上市申请,预计将于2026年底披露审批结果。

  丹诺医药表示,若获得批准,利福特尼唑将成为为全球首个获批销售的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新分子实体药物。同时,因美国FDA授予了快速通道和QIDP认定,通过中国药监局批准后将加速美国及全球市场上市审批流程。

  为抢占市场先机,丹诺医药已同远大生命科学签订独家商业合作协议,在大中华地区推进利福特尼唑商业化。

  除了幽门螺旋杆菌外,利福喹酮注射剂为治疗手术植入医疗器械感染候选药物,TNP-2092口服制剂则是肠道细菌代谢治疗候选药物。

  其中,利福喹酮是全球唯一针对植入体相关细菌感染症状,并处于后期临床开发阶段的候选药物。目前应用方向包括,人工关节植入感染、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感染等。

  累计融资7轮,国资、国内企业、美国机构、行业专家扎堆参股

  从公司运营上看,丹诺医药成立以来的核心业务方向为药物研发,不涉及其他业务。因此,为维持每年上亿元的研发投入成本,持续融资烧钱成为重点。

image

  为方便承接国内外的融资,丹诺医药最初注册成立于开曼群岛,后注册成立国内研发公司。

  丹诺医药成立仅半年就迎来了首笔投资——来自美国的Cumbre公司以其若干专利、商业协议入股,一举成为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越创始人及一众公司高管。据招股书介绍,Cumbre所提供的专利成为了公司后续发展的关键,截至上市前其都作为公司最大股东。

  2013年10月,丹诺医药迎来首笔现金投资,该B轮总计融资450万美元(以当时汇率约合人民币2746万元)。参投机构包括注册于美国的Chao家族投资基金、Cumbre旗下基金,以及来自国内的药明康德旗下投资基金Wuxi Fund、中国人寿旗下投资机构China Life。

  在随后的2014、2014年间,丹诺医药又通过国内研发公司继续B轮融资,再次累计获投250万美元(以当时汇率约合人民币1500万元)。国内参投机构包括元禾原点、苏州通和创投一期。

  在首笔现金投资的支持下,丹诺医药的首款创新药TNP-2092胶囊仅用3年就获批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研发成果吸引了更多资本关注,2016年以后,丹诺医药陆续完成C轮、D轮、E轮融资。除了C轮、D轮跨度较大外,公司几乎每年都有数百万融资入账。

  截至2025年7月,丹诺医药完成E3轮融资,公司投后估值为20.13亿元,每股成本约为46.32元。对比而言,公司B轮融资时每股成本约为4.22元人民币,投后公司估值为0.78亿元人民币。十二年间,丹诺医药估值暴涨近60倍,持股收益近10倍。

  公司持股变动情况显示,药明康德B轮参投后一举成为丹诺医药海外公司第二大股东,仅次于Cumbre家族。不过随着后续投资者的加入、公司架构调整、股权比例调整,截至上市前,药明康德持股降至第四位,持股比例为6.55%。

  从上文梳理不难看出,大量的外部入股显著稀释了作为创始人、公司研发主持者马振坤的持股比例。截至上市前,其个人连同员工持股平台部分总计持有公司13.61%股权。

  马振坤个人履历显示,其于1987年7月从北京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随后于1991年8月获得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马振坤一度加入雅培公司,为雅培提供研发支持。

  离开雅培后,他转入传染病领域创新药研发领域,历任全球结核病新药研发联盟首席科学官、Cumbre公司医学化学总监,手握超80项专利发明。在肺结核药物研发期间,马振坤通过抗结核创新药研发将疾病治疗周期从2年缩短至不到半年。

  在丹诺医药研发过程中,马振坤又在利福特尼唑、利福喹酮及多款临床开发候选药物研发中做出突出贡献。

  据招股书显示,本次上市融资75%的资金将继续投入核心药物研发、注册及商业化,7%将用于其他候选创新药产品研发(糖尿病感染、代谢性疾病等),7%将用于建设自有创新药生产工厂,7%将继续推进肠道细菌代谢相关创新药TNP-2092口服制剂临床研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