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hoice数据统计显示,剔除新股和次新股,包括宏和科技、思泉新材、南亚新材、新易盛、铜冠铜箔、中际旭创、涛涛车业、汇成真空、鼎泰高科、果麦文化、春光科技、欧陆通、生益电子、统联精密、华光环能、菲利华、大元泵业、兆丰股份、创益通、指南针、山水比德、胜蓝股份、浙海德曼、科创信息、天普股份、迈威生物-U、盛科通信-U、茂莱光学、伟隆股份、和而泰、寒武纪-U、开特股份、生益科技、京北方、税友股份、深深房A、振华股份、嵘泰股份、世茂能源、华懋科技、好上好、中航成飞、锐捷网络、宸展光电、江淮汽车、法狮龙、华工科技、成都华微、京仪装备、纽威股份、恒铭达、联瑞新材、福晶科技、盛美上海、珠城科技、巨化股份、农业银行、安集科技、海光信息、鼎龙股份、邮储银行、北方华创在内的62家A股上市公司周五盘中创出历史新高(前复权),具体详见下图:

其中,寒武纪-U、海光信息、北方华创、盛美上海、成都华微、盛科通信-U、京仪装备均属于半导体行业。消息面上,DeepSeek在其官宣发布DeepSeek-V3.1的文章中提到,UE8M0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此外,英伟达近期取消H20芯片的所有中国订单,有望推动国产AI芯片生态的完善以及大模型训练过程中的国产化。
科创板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周五收盘录得20CM涨停,触及1243.2元/股,刷新历史新高,最新总市值超5200亿元。拉长时间来看,寒武纪股价自7月低点迄今累计最大涨幅138.77%。此前,寒武纪于8月14日公告称,近期关注到网上传播的关于公司在某厂商预定大量载板订单、收入预测、新产品情况、送样及潜在客户、供应链等相关信息,均为误导市场的不实信息。寒武纪8月15日公告,公司收到上交所审核意见,确认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符合发行、上市及信息披露要求。

浙商证券分析师代云龙等人8月11日研报认为,美国持续收紧高性能AI芯片出口,但这为国产芯片提供替代窗口。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领军,具备自研指令集与微架构能力,能绕开关键依赖,成为“去美化”背景下的重要支撑。在政策支持、需求升级与客户信任增强下,公司“国产化”属性正成为打开市场的关键标签。
国内唯一一家生产x86芯片的企业海光信息周五收盘同样20CM涨停,触及186.06元/股,刷新历史新高,最新总市值超4300亿元。此前,海光信息8月5日发布半年报,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4.64亿元,同比增长45.21%。净利润12.01亿元,同比增长40.78%。公司Q1净利5.06亿元,据此计算,Q2净利6.96亿元,环比增长37.49%。

中原证券分析师邹臣8月20日研报认为,公司CPU与DCU产品性能及生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筹划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打造完整国产算力产业生态。海光DCU已在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并持续快速迭代升级,有望畅享国产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爆发浪潮。
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周五盘中一度大涨近8%,最高触及389.03元/股,最新总市值近2800亿元。群益证券朱吉翔6月26日研报认为,北方华创支付32亿元收购芯源微17.9%的股权。通过该收购,公司补强涂胶显影、清洗设备领域的短板,提升行业竞争力,长期影响正面。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公司,承载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希望,有望在中国发展先进制程的过程中受益。
半导体专用设备提供商盛美上海周五收盘20CM涨停,触及142.21元/股。盛美上海8月6日公告称,上半年营业收入32.65亿元,同比增长35.83%;归母净利润6.96亿元,同比增长56.99%。东吴证券周尔双等人8月9日研报认为,盛美上海平台化布局清洗、电镀、涂胶显影等设备,有望充分受益于HBM新增清洗、电镀需求。公司单片清洗设备国内市占率超30%。截至25Q2末,公司已交付超1500个电镀腔。公司的UltraLith涂胶显影设备支持包括i-line、KrF和ArF系统在内的各种光刻工艺,目前正在客户端进行验证。

国内少数几家同时承接数字和模拟集成电路国家重大专项的企业之一成都华微周五收盘20CM涨停,触及47.04元/股。成都华微8月11日公告称,公司研发的HWD01001型超低功耗RISC-VMCU已成功发布。该产品集成了公司自主设计的32位RISC-V内核,实现超低功耗性能,适用于物联网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等。
中国商用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占率境内厂商第一的盛科通信-U周五盘中一度大涨超16%,最高触及134元/股。拉长时间来看,盛科通信股价自4月低点迄今累计最大涨幅145.87%。中银证券苏凌瑶5月20日研报认为,盛科通信最大端口速率达到800G、交换容量为12.8Tbps及25.6Tbps的高端旗舰芯片于2024年实现小批量交付。公司现已成功开发丰富的以太网交换芯片产品序列,在国内以太网交换芯片领域具备先发优势。

半导体专用温控设备国内市占率第一的京仪装备周五盘中一度大涨超18%,最高触及83元/股。京仪装备6月17日发布上半年主要经营数据公告,经初步核算,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6.9亿元至7.2亿元,同比增加36.54%至42.48%。
山西证券分析师叶中正等人6月12日研报认为,京仪装备是极少数实现Chiller/Scrubber设备国产替代量产出货的本土设备供应商。公司产品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并已广泛用于长江存储、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国内主流集成电路制造产线。公司24H1新签订单约10.5亿元,在手订单约22亿元,预测全年累计新增订单将达到16亿元-1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