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锂其最终格局将由一个“不可能三角”的突破所决定。
高纯度:必须达到电池级要求(4N以上,即99.99%)。
低成本:终极目标是将成本从目前的300-500万元/吨降至30万元/吨以下。
大规模量产:具备万吨级的稳定供应能力,而不仅是实验室或吨级规模。
谁能最先、最完美地同时满足这三点,谁就将掌握行业主导权。目前所有企业都离这个目标有较大距离。
关注头部电池厂的“终极选择”: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的选择是行业风向标。它们的选择标准不仅是样品纯度,更是长期、稳定、大规模的供应保障能力,以及深度协同研发的潜力。绑定头部客户,意味着获得了通往大规模量产的门票。当前多条技术路线并行,但未来必然会收敛到1-2条最具经济性和工程可行性的路线上。液相法、稀土分离法、CVD法等,谁的路线最先被主流电池厂全面验证并用于量产车型,谁的路线就成为主流。
主要技术路线及代表企业技术路线核心特点代表企业竞争态势
稀土分离法:纯度与成本平衡佳,产业化进度领先上海洗霸 (整合有研新材资产)第一梯队,已实现吨级出货,获头部客户验证。
CVD法:纯度高、均匀度好,但降本能力待验证厦钨新能第一梯队,技术独特,有传统业务支撑,机构关注度高。
液相法:降本潜力巨大,反应时间短,适合规模化华盛锂电、天赐材料、海辰药业,若能解决纯度难题,颠覆性最强。
固相法 (碳热还原):成本低技术成熟但是纯度低是硬伤。恩捷股份、容百科技传统巨头布局。
其他方法:如水合肼还原法作为辅助路线。
未来格局推演
上海洗霸:国内进度最快,已实现吨级出货并获得验证技术路线:采用系统分离法制备硫化锂及硫化物电解质。该工艺在纯度和成本控制上表现出色,在成本和纯度上都比较不错。产业化进度:实现稳定吨级出货的企业。数据显示,其2023年出货5吨,2024年第一季度出货2吨,下游客户反馈良好,产业化进度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客户验证:产品已送至多家主流电池厂商测试验证,并获得认可,是少数已进入“卖方市场”的材料供应商。降本路径:其工艺被认为具备清晰的规模化降本潜力。行业从“0到1”过程中,高成长性与高弹性的代表。其核心投资价值在于已验证的交付能力、明确的先发优势以及产能爬坡带来的收入兑现预期。
厦钨新能:产品纯度高、均匀度好,工艺独特且与主业技术协同,下游测试反馈优异,已实现小批量出货(主要用于消费电池)。独创的CVD(化学气相沉积)法。该工艺反应快,产品具有粒径小、纯度极高的显著优点,非常适合制造高性能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优势:其高纯度产品能更好地满足电池厂对材料一致性和性能的严苛要求,客户进展:已向宁德时代、清陶能源等头部电池厂送样测试,并与欣旺达、中创新航等签署了固态电池合作协议,产业地位重要。:公司目标是将硫化锂成本降至20-35万元/吨,若实现将极具市场竞争力。代表了前沿技术方向与未来性能潜力。其传统钴酸锂主业稳健,提供扎实的现金流和估值基础,为固态电池新业务的研发和扩张提供了强大的安全垫,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标的
其他企业
天齐锂业:通过碳热还原法生产的硫化锂纯度目前约 99.5%,可满足基础应用需求,但需进一步优化杂质控制。其核心优势在于锂原料自主可控带来的成本竞争力,未来若突破纯度瓶颈(如达99.9%),有望在固态电池材料市场占据更大份额
赣锋锂业:采用锂硫燃爆法生产硫化锂(金属锂与硫单质燃烧反应)。该方法优势在于纯度较高,但存在燃爆风险,且成本高昂(金属锂原料价格昂贵),不适合大规模量产(目前仅小规模实验室样品级生产)。公司也在开发液相法等新工艺(如硫酸锂工艺),以降低成本和解决规模化生产问题,但进展仍需优化(如杂质去除、工艺稳定性)
天赐材料:硫化锂纯度目前为99.9%(3个9),距离车厂要求的99.99%(4个9)仍有差距,需进一步优化杂质去除工艺。其核心竞争点在于液相法的降本潜力及规模化能力,未来需通过中试验证提升纯度以满足下游严苛标准
海辰药业:硫化锂当前纯度 99.9%(三个九),可满足半固态电池或低端应用需求,但距离全固态电池车规级标准(99.99%)仍有差距。其核心优势在于医药背景的精细化工能力和粘结剂-硫化锂技术协同,但规模化量产进度(2026年后)和纯度突破仍是关键瓶颈。需重点关注2025年底中试线送样反馈及欧阳明高团队的合作深化进展。
华盛锂电:硫化锂当前纯度 99.9%,可满足部分应用需求,但距离车规级要求(99.99%)仍有差距。其核心优势在于工艺降本潜力和电解液添加剂技术迁移能力,若中试线能验证纯度提升路径
容百科技:硫化锂当前纯度约99.5%,距离车规级要求(99.99%)仍有提升空间,但其固相法工艺的降本潜力突出。若后续能突破纯度瓶颈并验证氯掺杂路线的长期稳定性,短期需关注2025年底吨级产品送样测试结果。
结论:
在当前行业竞争中,上海洗霸(603200.SH)与厦钨新能(688778.SH)凭借明确且已验证的竞争优势脱颖而出,综合产业化进度、技术独特性与市场认可度,成为现阶段最具竞争力的两家企业;其中上海洗霸通过整合有研新材资产,掌握了当前行业内产业化进度最快且已获头部电池厂验证的技术与产线,已实现吨级出货,稀缺性显著,若重点关注 “产业化进度” 与 “已验证的交付能力”,它是当前最领先的选择,同时作为行业从 0 到 1 发展的代表企业,兼具高成长属性与高弹性空间,是把握行业初期红利的核心标的;
而厦钨新能作为技术差异化龙头,采用代表行业未来性能突破前沿方向的独特 CVD 技术路线,且背靠厦门钨业的雄厚背景,传统业务能提供稳定现金流并形成估值安全边际,备受资本市场关注,若更看重 “技术独特性” 与 “未来性能潜力”,它是核心优选,依托技术差异化优势与资源支撑,有望在行业长期竞争中持续释放价值,适合布局长期技术红利的投资者;
最终行业格局仍需观察未来 1-2 年动态,核心取决于各家企业中试线的放大效果(直接关系规模化生产能力与市场份额抢占)以及成本控制能力(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是决定长期领先地位的关键)$固态电池(BK0968)$$厦钨新能(SH688778)$$天赐材料(SZ00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