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染料巨头亚邦股份(603188.SH)发布公告,公司计划通过江苏省产权交易所以公开挂牌的形式,转让所持有的连云港市亚染住房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染租赁”)100%股权,首次挂牌转让底价为7187.69万元。
亚邦股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交易主要基于盘活闲置资产、应对行业困境及缓解资金压力的考量。
记者注意到,该公司已连续六年亏损,2019年至2024年累计净亏损达27.64亿元。
连年亏损
亚邦股份曾是染料行业的明星企业,2014年9月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深耕精细化工,主营蒽醌结构分散染料和还原染料,后将业务拓展至溶剂染料及农药制药领域。
然而,2018年成为其发展转折点。彼时,亚邦股份主要产能集中地——连云港化工园区因安全环保问题被停产整顿,导致公司开工率严重不足、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同时停产整改费用大幅增加。
财报数据显示,2019—2024年,亚邦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4.21亿元、6.53亿元、8.41亿元、9.66亿元、6.51亿元和7.0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亿元、-6.17亿元、-3.65亿元、-6.96亿元、-6.51亿元和-2.23亿元,6年累计净亏损高达27.64亿元。
上述亚邦股份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环保安全因素致子公司停产,这确实对公司业绩存在影响。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印染行业扩产带来的市场竞争,以及下游需求低迷等因素,共同构成了业绩压力。
中研普华研究员洪前进向记者表示,近年来,亚邦股份农药产业受安全环保整治停产影响,叠加国内农药行业的竞争加剧,相关产品价格走低,盈利空间不足。
洪前进认为,当前,印染行业仍然面临诸多考验,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同时,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有待进一步提振。在染料市场充分竞争、区域高度集中的行业格局下,各染料生产企业承压运行。
亚邦股份在公告中表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供需矛盾突出、成本高企等诸多不利因素,给传统制造业经营发展带来巨大压力,行业复苏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2024年,亚邦股份业绩出现些许转机。财报显示,当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7.80%;归母净利润亏损2.65亿元,较2023年减亏3.13亿元。
与此同时,亚邦股份的股权结构在2024年亦发生重大变更。
2024年10月24日,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亚邦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许旭东持有的亚邦股份1.189亿股股票交付给国经集团用以抵偿债务。
此次变动后,亚邦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22.35%骤降至1.49%,国经集团持股比例则从8.79%大幅提升至29.64%,成为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常州市武进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国资背景的国经集团入主,有望凭借其资源与实力,为深陷困境的亚邦股份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与方向,在业务拓展、资金支持、战略规划等方面提供助力。
售“子”纾困
在持续亏损及股权变更的背景下,出售资产成为亚邦股份纾解压力、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举措。
上述公告显示,亚染租赁成立于2024年3月,主营业务包括住房租赁、信息咨询服务、家政服务等。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公司总资产账面价值为4820.69万元,总负债为133.44万元。
对此,洪前进表示,资产出售的核心动机是缓解流动性危机与优化资产结构。他指出,亚邦股份此次出售亚染租赁100%股权,本质是应对持续亏损导致的现金流压力的被动选择。从财务数据看,公司连年亏损,长期“失血”状态下,亟须通过资产变现补充流动性。
在洪前进看来,亚染租赁作为成立仅一年半的轻资产公司,以7187万元出售可直接带来约2367万元溢价,对缓解短期资金压力意义显著。
“此外,战略收缩聚焦主业也是潜在逻辑。亚染租赁从事住房租赁等非核心业务,与亚邦股份传统化工主业协同性低。剥离此类资产后,公司可集中资源用于环保整改和化工主业,符合国资入主后的战略调整方向。”洪前进表示。
亚邦股份负责人表示,此次交易为公司闲置资产,出售后有利于公司盘活资金。同时,行业行情不佳及普遍存在的资金压力也是推动此次交易的主要因素。
亚邦股份方面表示,此次股权转让旨在进一步盘活公司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降低公司管理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亚邦股份首次出售子公司。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2日,亚邦股份就曾通过常州产权交易中心,以1.85亿元成功打包转让持有的安徽亚邦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市临江化工有限公司和江苏亚邦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100%股权。
“转让的三家子公司中,临江化工和安徽亚邦为搬迁收储企业,已闲置多年;亚邦实业为股权投资企业,仅投资了亚邦(孟加拉)化工与医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一家企业,且该项目尚未实质性启动。”
彼时,亚邦股份方面称,转让上述子公司股权,有利于节约管理成本,降低停业企业的管理风险,有效转移老厂区土壤修复风险、海外投资风险、用工风险以及收储款清收困难等风险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