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日期空余,有合适的剧本可随时约档。”微短剧演员陈林(化名)时常在朋友圈更新自己的拍摄档期,以便“无缝衔接”新剧组。大多数时候,陈林的档期都排得很满。“有时候今天杀青,明天就进新组。”陈林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陈林入行已有三年多,拍摄的微短剧以古装剧为主。目前国内古装影视剧大部分在横店影视城拍摄,陈林的大部分时间也花在了横店片场。“一班飞往义乌的飞机,经常能碰到好几个微短剧演员。”陈林表示。
横店影视城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横店影视城已接待超过2300个竖屏微短剧剧组,超过了2024年全年。大量剧组涌入,再加上微短剧制作要求不断提升,横店微短剧导演、演员、群演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横店延链“竖店”
位于浙江东阳的横店影视城,如今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经过多年发展,横店影视城规模不断壮大,并逐步构建起一个现代化影视文化产业集群。
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发展迅速,微短剧等新的影视内容形态不断涌现。已有近30年历史的横店影视城也在不断探索和调整,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横竖都有戏”,在横店采访期间,证券时报记者听到这样一句话。其背景是在微短剧爆火的当下,各地微短剧拍摄基地大量涌现,外界一度担心横店影视城面临分流和冲击。但横店影视城向记者提供的一组数据,打破了这种担忧。
从2023年开始,横店接待的微短剧剧组数量开始井喷。2024年,横店接待长剧剧组523个,竖屏微短剧剧组逾1190个。而今年前7月,横店竖屏微短剧剧组接待量已超过2300个,大幅超过2024年全年。微短剧时代,横店依然占据着中心。
场景是影视拍摄的基础。2023年,横店影视城就将场景之一的华夏文化园进行改造,专门用于微短剧拍摄,但目前仍然满足不了需求。为了服务剧组,如今横店的大小拍摄场景,几乎对微短剧剧组“全开放”。
“我的办公室窗外每天都能看到微短剧剧组在拍摄。就连我们的办公楼也拿出来给剧组拍摄了,比如我们有一栋办公楼的玻璃幕墙比较适合拍航站楼、高铁站等场景,就频繁被微短剧剧组使用。”横店影视剧组服务公司(下称剧服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为了统筹安排数量庞大的微短剧剧组,横店去年还专门成立了竖屏剧运营中心,负责微短剧剧组的接待、统筹、场景安排等。今年7月,记者探访时,运营中心小小的办公室内剧组资料堆积成山,几个工作人员连轴转。
横店影视城竖屏剧运营中心负责人周丰来告诉记者,运营中心每天至少要对接两三百个剧组。“比如有一天,我们有70多个在拍的剧组,还有90多个筹备中的剧组,筹备的剧组基本要在15天内落地,另外还有上百个杀青的剧组也要沟通对接。”
演员供不应求
微短剧剧组拍摄周期通常在一周左右。虽然周期短、规模小,但微短剧剧组的人员配置样样都得有。数量暴增的微短剧剧组,再加上同期还有大量电影、电视剧、综艺等大剧组拍摄,让横店从导演、演员到群演,都出现了“供应”紧张的局面。
横店演员公会负责群演的注册、管理、统筹等事项。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到访时,演员公会的一间大会议室内满满当当坐了近百人。他们正在接受岗前培训,领取演员证后将成为“新演员”。演员证是在横店当群演的必备“通行证”,而群演,是当下横店最缺的“工种”之一。
“我们这里二十几个管理员,现在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想办法调人。比如发动学校或者身边的人来参演,因为群演没有表演技能上的要求,主要是要拓宽来源。”横店演员公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为了保障群演供应,演员公会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人不够也不能影响剧组拍摄,我们会在人员上做一些统筹调配。比如有的剧组需要80人拍摄,我们先提供70人,至少保证拍摄场面不受明显影响,剩下的10个人分配给其他剧组。”上述负责人表示。
“我们现在也跟每个剧组提了要求,要提前预报大概要用到多少群演。提前了解具体用人需求后,我们根据掌握的出工人数,在各个剧组之间进行协调,必须保障剧组的正常拍摄。”上述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横店演员公会已多次号召,邀请更多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在校大学生等到横店拍摄。为了保障演员“供应”,演员公会在此前每周三、周五办理演员证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天的办证时间。
除了演员公会,第三方选角公司也对剧组用人形成了良好的补充。金华市传承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就专门为横店的剧组输送各类人才。传承影视负责人傅伟兵的朋友圈里,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找人”的帖子。
“横店的演员是缺的,尤其是好的演员真的很缺,我们天天在各种找人。”傅伟兵向记者表示,“现在如果剧组想要微短剧圈内的‘顶流’,就算是等到明年,有些头部也没有档期。据我所知有位微短剧演员上个戏刚拍完,但他的档期已经排到10月份了。”傅伟兵表示,在横店,头部微短剧演员的档期基本上是按天来算的,拍摄到期立马衔接下一部,新剧组的定金提前就打过去了。
微短剧走向精品化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等发布的《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3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分别为3.68亿元、101.7亿元、373.9亿元。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攀升至505亿元,首次超过了电影票房。
规模膨胀的同时,微短剧也逐步摆脱早期粗制滥造的标签,质量稳步提升。作为规模庞大的微短剧“生产中心”,横店也见证了微短剧的迭代升级。
前述剧服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如今的微短剧剧组已经用上了最专业的一批设备,包括灯光、马匹、车辆等,这些以前用得很少的东西,现在用得越来越多了,甚至完全按照大剧组的模式来。不同的只是其拍摄周期相对较短。
“质量稳步提升,是微短剧发展最明显的趋势。从剧组来看,现在从导演、演员到工作人员,微短剧剧组的人员配置越来越专业化,不像以前随便找几个人。”周丰来表示。
“从投入成本来看,微短剧的精品化趋势也很明显。刚开始大概30万元就可以拍一部,现在单部剧的投入基本在80万元左右了,多的会投入120万元甚至150万元。”周丰来说。
近年来,有关部门已出台多项相关举措,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相关文件中明确,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广泛征集遴选微短剧精品项目和作品,引导专业影视机构和人员参与精品创作,进一步强化“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剧有品质”的鲜明导向。
根据相关规定,网络微短剧已与网络剧、网络电影按照同一标准、同一尺度进行管理。在政策引领、市场驱动以及行业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微短剧产业正从“快速起量”的粗放增长阶段,走向传播秩序持续规范、内容质量稳步提升的新阶段。横店影视城也在产业的更新迭代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