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烯草酮价格持续上涨。百川盈孚数据显示,烯草酮报价从年初的7.5万元/吨左右一路上涨至最高14.7万元/吨左右,涨幅接近翻倍。
记者了解到,烯草酮价格上涨主要是宁夏一帆生物停产导致行业整体供给紧张。7月18日,先达股份(603086.SH)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8月份,前期确实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但是随着新产能释放、开工率回升等情况,供需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日前,先达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预增2443.43%—2834.73%。公司股价也大涨,截至7月18日收盘,年内涨幅超140%。7月18日,国内某头部券商投资顾问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需持续关注宁夏一帆生物复产时间,本轮涨价因供给而起,若供给恢复也会对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相关公司业绩和股价表现。
供需矛盾突出
烯草酮作为全球主流的旱地除草剂,由美国Chevron化学公司于1987年开发。烯草酮为茎叶除草剂,是一种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ACCase抑制剂,对于大多数一年生和多年生的禾本科杂草有特效,对阔叶作物安全。
近年来,大豆田内出现草甘膦抗性禾本科杂草,为烯草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使其适用作物更加广泛。因为烯草酮具有自身安全、低残留、高效、低毒性等优势,已经成长为新兴的旱田苗后除草剂,表现出很好的选择性和成长性。烯草酮在农户中深受好评,是环己烯酮类除草剂中份额最高的品种。
根据百川盈孚数据,截至2024年底,国内烯草酮产能合计约4.6万吨/年,主要包括宁夏一帆生物1万吨、先达股份1万吨、河北兰升1万吨、吴桥农药5000吨、沈阳科创3000吨、山东侨昌3000吨、河北翰成3000吨、润丰股份2000吨,行业前三市场占有率达到65.22%,行业集中度较高。
2月14日,有媒体称,今年1月,宁夏一帆生物烯草酮产能停车,市场传言主要是环保因素,具体恢复时间未知。中农立华数据显示,截至2月14日,场内其余工厂停报停签,市场价格参考在7.3万元/吨。此后烯草酮价格开始温和上涨,但涨幅有限。
复工后不久,2025年4月中旬,宁夏一帆生物再停产。2025年5月8日,一帆集团发布告知函,称集团下属一家生产子公司因安全事故停产,影响了烯草酮关键中间体的供应,造成了烯草酮短期的供应紧张。
一帆集团表示,当前,公司一方面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进行事故调查,争取早日复产;另一方面也在与多家外部合作伙伴洽谈中间体供应合作,通过外购中间体方式恢复烯草酮生产。根据计划安排,预期在6月份可向市场恢复烯草酮供应。
此后,烯草酮价格开始大幅上涨,中农立华数据显示,2025年5月初,烯草酮价格为8.5万元/吨,而到了5月18日,已经涨价至11万元/吨,截至6月17日最高14.7万元/吨。
上述先达股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轮上涨主要就是供给端产能减少,而需求端相对稳定,形成供方市场,价格由供应方主导。记者了解到,烯草酮是我国农药出口主力军,阿根廷、巴西、美国为海外主要市场,每年的4月到8月是外需出口旺季。
价格稍有回落
本轮涨价之前,烯草酮曾在2022年达到22万元/吨的历史高价。此后价格开始回落,2023年一度跌至6.5万元/吨,2023年全年均价比2022年下跌超40%。
进入2024年,烯草酮价格走势先抑后扬。中农立华数据显示,年初烯草酮价格从6.8万元/吨震荡下行至6.6万元/吨,下半年逐渐回升,截至年底价格达到7.5万元/吨。有业内人士指出,烯草酮企业的成本区间大概在6.8—7.5万元/吨之间。
随着烯草酮价格上涨,企业业绩也开始回暖。2025年一季度,先达股份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10.78%;净利润2169.30万元,同比增长257.63%。
在烯草酮涨幅大的第二季度,先达股份业绩大涨。根据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增公告,2025年上半年,先达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1.3亿元到1.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1.248亿元到1.448亿元,同比增加2443.43%到2834.73%。
与此同时,公司股价同样表现不俗,截至7月18日收盘,今年以来先达股份股价涨幅达到141.8%。2月中旬,宁夏一帆生物停产时,公司股价连收4个涨停板;4月中旬宁夏一帆生物因安全事故停工,公司股价在9个交易日内收获6个涨停板。
不过在6月17日达到高点后,烯草酮价格开始回落,上述先达股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烯草酮价格已经回落至13万元/吨左右,“主要和新产能投放有关,比如扬农化工就有新产能。”
记者注意到,扬农化工有5000吨烯草酮产能规划,4月30日,有投资者询问扬农化工烯草酮项目进展情况,公司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回复,“烯草酮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目前已进入试生产状态。”
对于近期烯草酮价格走势,国金证券化工团队认为,从供应端来看,宁夏一帆生物开工日期未定,场内其余在产工厂正常开工,市场整体供应维持偏紧,场内多排单生产;从需求端来看,近期企业国内外排单下发良好,下游对前期高价接受度不高,个别企业下调报价接新单,导致烯草酮市场价格有所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