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0 12:21:30 股吧网页版
光伏跨界资本再“折戟”:又一家企业暂停硅片项目 相关研发人员仅剩1人!
来源:新华财经


K图 603077_0

  又有一家跨界光伏企业按下了“急刹车”。7月9日,和邦生物发布公告,回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其2024年年报的问询函,重点解释了在建工程与募集资金使用不匹配的问题,并宣布暂停10GW N+型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的投入。这一决定标志着公司战略方向的重大调整,也反映出当前光伏行业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近年来,光伏行业在“双碳”政策的推动下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2022年,和邦生物高调宣布进军光伏产业,计划投资数十亿元建设10GW N+型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试图借此抓住新能源发展机遇,实现业务多元化。彼时,光伏行业市场需求旺盛,资本纷纷涌入,和邦生物的这一决策似乎顺理成章。

  然而,和邦生物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公司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该项目累计投入仅占预算的13.37%,远低于市场预期。项目建设周期长、部分工程未达转固条件等因素,导致投资进度与账面数据存在偏差,暴露出公司在项目管理和资金运用方面的不足。更为关键的是,行业环境已发生显著变化: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能快速扩张,尤其是硅片领域,供需关系迅速逆转,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价格战频发,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在这样的背景下,和邦生物于2024年对光伏业务进行了大幅收缩,研发人员从2023年的39人锐减至1人,研发支出也从1343.32万元缩减至249.74万元。公司暂停了光伏和硅片项目的后续投资,停止了浮法玻璃产线的技改项目和相应研发活动。2024年,其光伏业务实施主体出现1.2亿元亏损,10GW N+型超高效单晶太阳能硅片项目营业收入5604.20万元,净利润亏损16354.32万元,计提存货资产减值损失1511万元。

d483c399a86e4234bbdf76135c005565.png

  “断臂”之后,和邦生物将资源紧急转向其传统优势领域。和邦生物表示,总体研发人员的减少与加大研发创新战略并不矛盾,而是业务上的取舍结果。当前,公司重点攻关项目集中在双甘膦创新生产工艺开发和新型催化剂连续氧化双甘膦至草甘膦工艺开发,而光伏及玻璃板块研发项目的收缩是导致研发人员减少的主要原因。

  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投资者对和邦生物暂停光伏硅片项目的决定态度复杂。一方面,暂停低效投资有助于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财务稳健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公司前期战略判断的偏差,可能影响市场对其长期成长性的信心。

  实际上,和邦生物的抉择绝非孤例。近年来,一批跨界涌入光伏赛道者已纷纷掉头撤离。当行业从“双碳”东风下的狂热扩张跌入产能过剩的凛冬,产能利用率下滑与激烈的价格战,让未站稳脚跟的追赶者付出高昂代价。风口之上,蜂拥而至;潮退之时,仓皇逃生——成为许多跨界者的真实写照。

  除了和邦生物,还有多家企业“豪赌”落空:皇氏集团终止安徽绿能上市计划,麦迪科技拟出售光伏子公司股权,华东重机终止亳州10GW电池片项目,向日葵终止TOPCon电池项目,乐通股份终止光伏资产重组,海源复材终止滁州光伏项目并转让子公司股权。此外,ST绿康面临财务困境,ST沐邦股价承压,ST海源终止光伏项目投入。棒杰股份、ST聆达、金刚光伏的光伏业务进入破产重整。这些调整均凸显了光伏行业洗牌加速,跨界企业需重新审视战略。

  业内人士表示,光伏行业的“风口”虽大,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乘风而起。和邦生物的“一人研发”窘境,恰如行业洗牌期的一个痛感刻度——它警示后来者:产能竞赛的尽头并非遍地黄金,只有尊重产业规律、锻造内生竞争力的企业,才能在新能源的漫长竞逐中真正扎根生长。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