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米其林沈阳工厂静音轮胎技改项目竣工,这项总投资达1.1亿元的工程使其静音轮胎产能实现跨越式增长,从130万条/年跃升至500万条/年。285%的增幅,正是米其林对中国新能源轮胎市场需求的精准“把脉”。
早在2024年年初,米其林便宣布对沈阳工厂进行产能调整,逐步将现有卡客车轮胎产能转换为乘用车轮胎产能;2026年,米其林上海工厂改扩建项目二期项目一阶段完工后,高性能子午线轿车轮胎的年产能将进一步提升100万条。
“米其林的策略是:早一步思考,全局中行动。”8月21日,米其林中国在发给《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书面回复中表示,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不仅与汽车产销量决定的前装配套市场相关,还与汽车保有量决定的替换零售市场有着更加密切的关系。“谁能在电动化大潮中拥有高技术、大市场、强渠道,谁就能真正赢得未来。”
记者注意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浪潮下,米其林、普利司通、中策橡胶(603049.SH)、通用股份(601500.SH)等国内外轮胎企业纷纷加大乘用车轮胎产能。同时,针对性地推出适配新能源汽车的中高端产品。
“商用车轮胎是生产资料,乘用车轮胎更偏向于消费品,两者的价值属性本身便存在差异。对于当下的轮胎企业而言,无论是市场成长空间还是盈利能力,乘用车轮胎的前景都更好。”通用股份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卞亚波表示。
缩减商用车轮胎产能
近日,随着对普利司通位于辽宁沈阳轮胎生产基地100%股权的交割完成,赛轮轮胎(601058.SH)正式接管了这座拥有近30年历史的现代化工厂,交易价为2.65亿元。
实际上,这只是近年来轮胎巨头企业产能“大腾挪”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沈阳工厂是普利司通进入中国市场成立的首家轮胎厂,原先具备年产170万条载重子午线轮胎的生产能力,但在2024年1月已经终止运营。
彼时,普利司通方面表示,商用车轮胎市场复苏不及预期、国际轮胎市场需求不振,公司在中国地区的商用车轮胎产量和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时,公司一直致力于加强在中国的高端业务,为此决定终止普利司通中国的商用车轮胎生产和销售业务,战略资源将重点投向预期实现增长的高端乘用车轮胎市场。
无独有偶,早在2021年,米其林上海工厂开启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竣工后工厂高性能子午线轿车轮胎的年产能已从原来的700万条提高至850万条。2023年11月,改扩建项目二期也迎来开工,一阶段将于2026年年底前完成,届时米其林上海工厂产能将进一步提升至950万条。
2024年年初,米其林又宣布对沈阳工厂进行产能调整,逐步将现有卡客车轮胎产能转换为乘用车轮胎产能,总投资超过3亿元。项目改造完成之后,沈阳工厂的乘用车轮胎年产能将提升至1700万条以上。
“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正在高速发展,电动化和大尺寸化趋势明显。米其林的产能调整,正是为了顺应市场结构变化,把资源投向增长最快的高性能乘用车领域,更好服务本土车企和消费者,并提前储备未来产能。这不仅是在扩大产能,更是在用前瞻性布局,与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同向而行。”米其林中国方面向记者阐释道。
国内轮胎企业也有着类似的战略布局。例如,2023年,通用股份宣布,对江苏无锡基地现有部分全钢胎产能进行技改,投资建设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技改项目,总投资8.82亿元。2024年,上述技改项目实现投产。全面达产后,公司国内乘用车轮胎年产能将增长至900万条。
为何轮胎企业纷纷缩减商用车轮胎产能?卞亚波告诉记者,首先,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萎缩,导致商用车轮胎需求出现下降;其次,随着城市道路的建设越来越好,商用车轮胎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延长;最后,中国商用车轮胎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价格“内卷”情况进一步加剧。
竞相押注新能源赛道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696.8万辆,同比增长41.4%,新能源汽车产量已占汽车总产量的44.6%。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很多在华一线轮胎企业仍处于观望态度,米其林则积极拥抱国内电动化趋势并坚定支持中国新能源车企的轮胎品牌,也是行业内首个在中国发布电动汽车专用轮胎的品牌。
据米其林中国方面介绍,和传统燃油车轮胎相比,新能源汽车轮胎在技术上对于能耗、耐用度、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尤其是车身的重量增加,不仅加大了胎压和耐磨压力,也会直接影响轮胎的损耗和刹车距离,同时对能耗、静音性和抓地力提出更高标准。2021年,米其林在中国率先推出电动汽车专用轮胎。
2025年7月,米其林沈阳工厂静音轮胎技改项目竣工,这项总投资达1.1亿元的工程使其静音轮胎产能实现跨越式增长,从原有的130万条/年跃升至500万条/年。
“扩产背后,源于新能源车车身重量的增大对轮胎的静音性和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米其林中国方面表示,从2019年起,米其林沈阳工厂陆续投资建设5条静音轮胎生产线,短时间内实现效率与产能的“双提升”,主要得益于持续投资、智能化管理与精益制造的结合。目前,沈阳工厂已成为米其林集团全球最大、最先进的高端乘用车轮胎制造基地。
国内轮胎企业也试图抓住新能源乘用车的增长机遇。中策橡胶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的“1号”系列旗舰乘用车胎产品是国内首个向高端乘用车胎市场发起冲击的国产品牌,并陆续推出适配新能源汽车的1号EV PRO轮胎、1号高端冬季胎、1号Sport-e赛道级油电全驭轮胎等爆款产品。
2023年,华谊集团(600623.SH)旗下双钱轮胎发布了新能源轮胎专属标识并推出新能源车专用轮胎新品“Wondergy EV”。目前,新能源汽车轮胎已占据双钱乘用车轮胎产能的三分之一。
通用股份则主要在耐磨性上下功夫。据卞亚波介绍,新能源车主的年行驶里程普遍较长,因此需要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通用股份将原先卡车轮胎中的新能耐磨材料应用到乘用车轮胎中,得到了较好的市场反馈。此外,公司已推出千里马新能源EV系列、静音棉抗扎胎等高附加值产品。
加速争抢市场蛋糕
“上半年,中策橡胶产品实现对丰田铂智3X的配套,这是丰田首次选用中国轮胎品牌。”上述中策橡胶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以新能源汽车为抓手,中策橡胶在中高端整车配套领域实现全面突破,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已实现对比亚迪方程豹钛3、吉利银河星耀8、小鹏NOMA、东风猛士、零跑B10、奇瑞iCAR 等各类型新能源汽车的配套。
今年3月,玲珑轮胎(601966.SH)成为零跑汽车首款全球化车型B10的主胎供应商。据悉,此次配套的SPORT MASTER e轮胎专为新能源车型研发,针对节能与静音性能重点升级。同时,玲珑轮胎为一汽红旗、比亚迪、吉利、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多家主机厂的新能源车型供货。
然而在中高端新能源车市场,目前仍是外资品牌的天下,仅米其林轮胎一家的搭载率已接近30%,中国轮胎企业想要增加市占率乃至“弯道超车”难度不小。
在卞亚波看来,轮胎是安全类产品,首先要打造先进生产线,保障轮胎质量和品质达到跟国际品牌同等水平,甚至在部分性能指标上要实现超越。其次,中国企业不能只是从事简单的加工制造,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属性。应在研发上“高举高打”,借助科技含量的提升增强品牌自信。最后,要增强服务意识。针对消费者,要介绍清楚不同轮胎的功能和特征,并为轮胎质量进行担保。针对经销商,要加强对于门店的支持力度。
“通过在国际展会露出,参与各类知名赛事,中国轮胎企业要持续增强品牌曝光;同时,应加强在社交媒体的宣传力度。虽然现在电商平台的轮胎销量总体并不多,但以直播为代表的传播渠道,能够强化普通消费者对于轮胎的基本认知。”卞亚波进一步分析道。
上述中策橡胶负责人也表示,近年来中策橡胶大力推动品牌形象建设,已成为阿森纳足球俱乐部全球官方轮胎合作伙伴,并通过参与2025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D1飘移大奖赛等赛事活动,提高公司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打造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