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风云变幻,每一次成功的并购重组都如同一次精准的战略布局,考验着企业的远见与魄力。近日,安徽安孚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孚科技”)公告称,间接收购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孚电池”)部分股权的重大交易涉及的标的资产已完成过户,标志着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在正式获得监管的注册批复后又更进一步,这无疑是安孚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后续股份发行和登记完成后,安孚科技持有南孚电池股份将由26.06%进一步提升至42.92%,距完成100%控股南孚的目标更近一步。
此次收购,并非简单的资产整合,它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安孚科技从传统百货零售业向高科技制造领域华丽转型的决心与实力。基于南孚电池这一稀缺性核心资产,安孚科技已在电池主业构建起稳固的盈利基础与强劲的现金流支撑;通过深耕电池主业、加速全球化布局,安孚科技正持续释放高增长潜力、打开更为广阔的估值提升空间。
蓄能升级:南孚电池铸就价值之基,成为安孚科技增长新引擎
南孚电池,作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1990年,南孚电池通过自主研究成功改造先进碱锰电池生产线,打破行业被外资垄断的格局。1993年开始,南孚碱性电池销量跃居成为国内第一,这一卓越地位延续至今,已连续保持32年。目前,南孚电池产品矩阵丰富,核心产品在品牌、技术、渠道等方面已形成不可撼动的护城河优势。
世界品牌实验室最新发布的《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报告显示,南孚电池以263.8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榜单365名,是整个干电池行业的第一、也是唯一入选品牌,不仅证明了南孚电池的行业标杆地位,也代表其成为了中国制造的全球名片。
南孚建立的多品牌的电池品类矩阵,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南孚碱性电池作为公司核心产品,国内市占率约为86%,是当之无愧的国内第一;碳性电池则包括燃气灶专用电池“丰蓝 1 号”和高质量性价比电池“益圆”,也已成为细分领域的头部品牌;其他电池如“传应”纽扣电池、“TENAVOLTS”充电锂电池,均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历经数十年经验沉淀与持续创新,南孚成功将电池研发、工艺创新及设备升级有机融合。同时,不断引入前沿制造技术,把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融入新一代智能生产线,全力打造新一代智能工厂乃至无人工厂。公司坚持稳步提升产品性能与品质,每一代产品的推出都实现了对性能的极致突破,重新定义了电池行业的空间与耐用标准。其“聚能环4代”在容量、能量释放和自放电控制上都做到了行业领先、全球领先,成为标杆性产品。在第4代基础上,今年推出的“聚能环5代”再次实现超越,进一步推动了空间革命,权威检测结果显示其电量超国标333%,远超其他同类产品。
渠道方面,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拥有超2000个分销商及超300万家终端零售网点。公司行业内遥遥领先的渠道优势得益于产品强大的号召力和多年来日积月累的精细化管理。南孚电池绝对领先的产品力和品牌知名度保证了其在渠道端的动销能力,形成了南孚与渠道之间的合作“粘性”,未来,公司新产品也有望凭借对现有渠道的复用快速形成可观的销售利润。
2022年至2024年,安孚科技实现营收分别为33.83亿元、43.18亿元和46.38亿元;净利润分别达到5.12亿元、7.1亿元和8.07亿元,几乎全部来自南孚电池持续稳定的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孚电池净利率保持在20%左右。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将进一步增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
持续、稳定的高利润以及强劲的现金流生成能力,支撑了公司的长远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凭借“款到发货”的订单模式,南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近三年,安孚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0.09亿元、8.65亿元和9.35亿元。
自2022年收购南孚电池以来,安孚科技凭借这一核心资产,营收与净利润逐年增长,来自南孚的权益分红已达到26.2亿元,为回馈股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南孚电池的业绩明确的增长空间,为安孚科技的创新升级,提供了强大的蓄能。
产能扩张:“电池王者”发力出海,内外持续增长清晰可期
在稳固国内市场优势的基础上,南孚电池不断深化内生式增长,积极推进产能扩张,以同时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在现有“品牌南孚”的基础上,南孚计划加快构建和打造“智造南孚”、“科技南孚”和“世界南孚”的发展战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从品牌深耕、技术创新、制造升级、全球拓展四个维度,全方位推动企业进阶,引领行业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消费产品、个人护理产品使用门类不断丰富,家庭物联网生态逐步建立,国内的家用电器使用和电池消费皆存在较大的市场拓展空间,有望带动电池需求持续增长。此外,国内锌锰电池的碱性化率目前约为60%,相较发达国家市场80%到90%的碱性化率还有巨大增量可供挖掘。凭借国内碱性电池市场的龙头地位,未来南孚电池将深度挖掘家用电器、智能家居、电动玩具及家用医疗设备等应用领域的需求增长潜力,以此驱动公司业绩的持续提升。
当前,国内家庭一次电池用电器保有量平均为9.4个,美国则达到19.3个。在国内市场保持稳固提升的同时,安孚科技瞄准国际市场,利用南孚的技术实力、产品性能和品牌力,积极推动全球化布局。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出口OEM碱性电池约140亿只,南孚仅占8%左右。为此,南孚科技不断推动产能扩张,公司2024年新增的四条全自动碱性电池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可新增产能10亿只,为未来几年南孚OEM出口市场的高速增长奠定基础。目前3条产线已建成投产,且由于订单饱满,投产即满产。今年上半年,安孚科技海外收入同比增长60%,反映出南孚电池海外业务取得显著成效。
在积极推动“南孚”品牌出海、响应“一带一路”机遇的背景下,南孚电池正加速全球化布局:一方面在全球OEM市场持续发力,并通过海外建厂、合作、并购等多种模式探寻更深层次发展;另一方面,凭借本土化策略和渠道建设已在品牌国际化上迈出重要一步。
当前,南孚年产能已突破40亿只,并处于订单饱和、产能利用率高的状态。凭借强劲产能和高效运营,南孚正加速向全球产量第一的目标发起冲击。为实现这一跨越,公司或将通过横向并购整合海外优质资源,从而进一步拓宽全球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在全球消费者心中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
新能拓展:积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探索发展新能级
安孚科技的战略雄心并未止步于南孚。借助实控人产业和资本运作优势,安孚科技也计划通过并购重组积极开拓第二增长曲线,寻求全新业务增长点。
一方面,公司产业并购具备战略眼光,资产运作能力强。公司多位高管具有投资、投行背景,并曾主导了公司2022年控股南孚电池的两次重大资产重组,实现公司的业务转型。交易通过精巧的杠杆架构,以安孚科技6.13亿元净资产撬动估值近百亿的南孚电池,实现“蛇吞象”式并购,并因标的优质、逻辑合理及完善保障,赢得监管认可,入选沪市30大代表性并购重组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安孚科技与东山精密、蓝盾光电同为袁永刚夫妇实际控制,“果链龙头”东山精密便是通过并购资产并孵化实现了迈向千亿市值的跃迁。控股股东也有望赋予安孚科技更强的寻找优质资产的能力。
另一方面,安孚电池稳健的盈利能力和强大的现金流,也在财务层面给予了上市公司更有力的支持。得益于南孚电池的强劲业绩,2022-2024年安孚科技的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达到10.09亿元、8.65亿元和9.35亿元。随着国内市场的持续挖掘与海外市场的高速拓展,优秀的盈利能力不仅将反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更为公司进一步转型提供坚实的资金储备。
顺势而为,事半功倍。随着当下并购重组政策的包容性大幅提高,尤其是针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明确引导资源向此类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集聚,这也与安孚科技的发展规划不谋而合。公司表示,将关注算力、芯片、半导体等领域,寻找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且有高技术壁垒的硬科技资产,积极寻求公司业务的第二增长极,全面升级为更具影响力的科技驱动型企业。
南孚之于安孚,不仅是核心增长引擎,更是一个汇集品牌、技术、市场和战略的支点。安孚科技通过完成对南孚电池这一核心资产的深度整合,已筑牢高壁垒的基本盘,为业绩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凭借南孚稳固的市场地位、稳健的盈利能力及明确的增量空间,叠加国际化布局与产能扩张,安孚科技将进一步打开公司的成长天花板。
在“聚焦电池主业,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二增长曲线”的双轮驱动战略下,安孚科技向下业务根基坚实,向上发展空间极具想象力,未来有望以持续跃升的业绩表现和战略价值重构,引领公司迈向全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