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低空经济频上“热搜”。
2021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及2025年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7月1日,广州市也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为更好服务以低空经济企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企业,信息时报社近日联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简称“广东中行”),通过深入企业,参观制造车间、技术展示区或企业展厅等,全面、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圣翔航空作为低空经济的典型代表,依托标准化起降装备、信息化感知体系、数字化服务场景,构建起“产业 + 运营”双平台体系 ——以垂直起降场为核心的低空新基建全生态服务。
资金赋能探索低空基建发展新路径
低空经济是在低空空域内(通常为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可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体,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商业活动或公共服务领域融合发展的一种综合性新经济形态。2021年以来,我国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培育阶段,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到5059.5亿元,预计2026年将超过1万亿元,至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低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城市发展格局,为传统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提供了全新路径。然而,当前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着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低空业务及场景运营发展不成熟、低空经济管理体系建设亟待完善、低空经济标准体系亟待完善等挑战。
同时,传统停机坪以混凝土、钢结构为主导,不仅暗藏安全隐患,更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隐形枷锁”。比如,直升机在传统停机坪硬着陆,起落架维修成本会徒然上升32%,且传统材质无法有效缓冲,容易导致飞机部件受损严重,维修成本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此外,传统停机坪改造成本占新建费用的60%,功能的固化严重极大限制了停机坪的发展与应用。
面对市场痛点,圣翔航空经过十多年的研究,研发出了一系列低空基础设施装备。从直升机停机坪、电动飞机垂直起降场、无人机智能机场到中大型起降枢纽,企业构建了覆盖“国防动员、立体救援、综合治理、商旅服务”四大维度的技术方案与产品矩阵,用创新打破传统基建的桎梏。
在深圳宝安区的低空经济产业公共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圣翔航空的全铝多层直升机停机坪系统具有高安全、自重轻、安装便捷、寿命长、环保可持续等特点。该产品拥有60余项技术专利,包括10余项发明专利,2015年得到“八一勋章”获得者钱七虎院士带领的技术团队认可,鉴定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该产品经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平台,先后与省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军地医疗机构、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百余家单位合作,开发了屋顶型、地面型、船舶型、海洋平台型等多场景解决方案,填补了国内楼顶轻量级停机坪系统的空白,广泛应用于医疗急救、消防救援、治安警务、应急保障等领域,具有深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匹配产业需求的金融服务,更能为我们企业发展注入加速度。”圣翔航空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广东中行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航空制造业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规律。双方就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的结合点进行了富有建设性的探讨。
目前,广东中行正基于行业特性,研究更具针对性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旨在为科技创新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支持环境。“期待通过专业金融服务,助力低空基建的企业实现更大发展。”中国银行广州天河五山支行副行长林思志表示。这次交流为银企合作开辟了新思路,展现了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积极作为。
服务升级多元举措护航科创企业提质发展
圣翔航空的案例正是广东中行近年来依托中银集团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探索精准有力支持科技金融发展,科技金融业务保持稳步发展的生动体现。
基于广东省优良的平台、企业、人才等产业基础要素,广东中行在完善顶层设计、搭建授信服务体系、培育科技金融生态圈、发挥广东特色优势等方面探索出一套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比如在推进政银合作上,广东中行先后与省科技厅、工信厅、知识产权局、股权交易中心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省科技厅签署《助力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加强科技信贷政银风险分担合作,深度参与支持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及创客广东大赛;与省工信厅携手开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行动,联合下发《深化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专精特新业务发展;与省知识产权局签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战略合作协议》,服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客户数市场前列;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专精特新专板服务方面深入合作,打通企业上市“最后一公里”。
依托中银集团全牌照经营优势,广东中行积极支持科技领域直接融资,联动中银投、中银国际,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新模式,提升科技领域投行服务能力;联动中银证券,加大对科技企业IPO、再融资、并购重组、跨境并购等服务力度。联动中银资产与主要龙头企业分别组建股权投资基金,为客户提供“一点接入、全球响应、综合服务”的金融解决方案。今年4月,广东中行联动中银资本与东莞松山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率先落实AIC基金合作框架,为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注入耐心资本新动能。
具体到企业服务上,广东中行搭建了授信服务支持体系。在构建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完善了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针对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难痛点,广东中行推出“科创贷”“知惠贷”线上融资产品;针对成熟期、转型期的科技型大中企业差异化需求,推出“科技金融试点模式”“中银火炬创新积分贷”“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此外,广东中行更注重通过优化科技金融专属授信审批试点模式,提升服务效能。针对科技企业,配置专岗服务,简化审批流程,采用免上会模式,享受绿色通道。
广东中行进一步立足本土产业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产品体系。针对广东本土产业特色,打造“广东科企支持贷”服务方案;针对知识产权交易场景,联动广东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出“中银广知贷”服务方案;针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联动广东工业大学推出“广工科创贷”服务方案。同时积极响应“用好货币政策工具、专项债务融资工具”政策,引导资金精准支持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企业。
当前,广州正全面吹响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冲锋号,低空经济产业作为其中的战略先导产业,不仅发展势头迅猛,更已成为支撑作用突出的重要新兴支柱产业。广东中行将坚决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决策部署,以“争做科技金融领军银行,成为科技金融全周期服务者、全要素整合者、全链条创新者”为目标,坚定不移推动科技金融高站位规划、高标准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