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8月30日讯 8月29日,中国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93%;负债总额33.6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85%。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下降0.85%。
“上半年中国银行以主动担当的精神把握新形势,以扎实有效的举措应对新挑战,以勇于创新的魄力抢抓新机遇,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中国银行行长张辉在该行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下阶段,中国银行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全球化优势和综合化特色,在服务实体经济中扎实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经营业绩稳中有进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经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张辉表示,整体看,上半年中国银行财务效益稳中有进,资产负债稳健增长,客户基础增量提质,风险防控扎实有效。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290.03亿元,同比增长3.7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75.91亿元,同比下降0.85%。净息差1.26%,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70%,净资产收益率(ROE)9.11%,成本收入比25.11%,均保持在合理区间。
资产负债稳健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银行资产总额36.7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93%。贷款和债券投资等高收益资产占比提升2.32个百分点。负债总额33.6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85%。客户存款占负债比重提升0.78个百分点。
风险防控扎实有效,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7.39%。首批完成1650亿元核心一级资本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57%、18.67%,比增资前分别提升0.75个百分点、0.69个百分点。
“下半年,我们与其他银行同业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压力和挑战,中国银行将积极应对,推动经营业绩保持整体平稳。”张辉表示,一是在境内低利率环境下,该行将持续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加大非利息收入拓展力度。二是抢抓境外利率“窗口期”,努力提升境外业务综合价值贡献。三是持续加大对普惠、消金等重点领域风控力度,夯实重点领域风控能力建设。
积极对冲利率下行压力
商业银行净息差指标一直备受各方关注。“近年来,境内银行业净息差普遍大幅收窄,中国银行净息差表现与全行业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当。从上半年整体看,集团净息差1.26%,较上年下降14BP,较一季度下降3BP。其中,境内人民币净息差(1.32%)较上年下降12BP,较一季度下降2BP。”张辉在发布会上称。
张辉表示,中国银行有自身的一些业务特点和经营特色,希望不仅要关注净息差表现,还应更加关注该行收入及效益的整体变化。上半年,该行对低利率环境下的经营策略进行前瞻研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稳定净息差,积极对冲利率下行压力。
一是加大资产投放力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信贷投放保持平稳均衡增长,境内机构人民币贷款较年初新增1.4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超2000亿元。把握境内外市场机会,加大债券投资力度。债券投资在生息资产中的占比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二是持续优化负债结构,有效降低负债成本。低成本客户存款规模,市场竞争力连续三年保持提升。合理摆布同业负债,负债成本得到持续改善。
三是发挥全球化优势,加强外币资金统筹管理。在美元降息预期下做好外币负债期限管控,动态调整主动融资策略。畅通境内外资金运用渠道,充分发挥境内低成本存款资金的效用,提高外币资金运用效率。
综合来看,净息差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去年以来LPR利率持续下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以及美联储降息,导致资产收益率下降快于负债成本等因素。张辉表示,展望下半年,从外部市场看,境内银行业整体面临低利率环境,美元降息预期升温,银行业净息差仍将面临一定的收窄压力。中国银行将结合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及业务特点,充分调动多方面积极因素,发挥对净息差的支撑作用。
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银发经济发展迅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银行始终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持续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心守护养老资产、用情服务银发客群、用力培育养老产业,取得积极成效。”中国银行副行长杨军称。
一是做好养老资产保值增值。做优中国银行推出的“岁悦长情”养老专属产品组合,上半年新发售银发专属存款6只,利率一浮到顶,起点金额低,6月末规模约1,400亿元;新发行2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6月末产品规模累计超400亿元。
二是支持养老资产合理规划。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养老金融专区全新面客,提供涵盖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等养老金的三大支柱资产的全景视图展示,具备测养老待遇、算养老缺口、补养老资产的功能,通过“备老”早规划,实现“养老”更安心。
三是社保卡聚合更多民生功能。在同业创新发行“中银·中铁银通社保卡”,同业首家实现社保、金融、交通和高铁四网融合,将社保卡服务延伸至民生高频场景,持卡人不仅可凭卡就医购药、领取工资,还可以直接刷卡乘坐京津列车,做到“跨城通勤+金融服务+生活场景”的无缝衔接,服务近万人。
四是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全辖建成1000余家养老服务示范网点,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生态圈,进一步提升网点对养老客群、特殊客群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是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优质养老服务触手可及。第一时间落实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政策,全辖多家分行在当地人民银行指导下实现首笔或首批养老产业贷款投放,有力支持了“养老照护服务”“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等领域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