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4 13:24:40 股吧网页版
加强公司治理 中银消费金融大股东战略增持获监管批复
来源:中国经营报

  在支持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背景下,作为消费金融业务专营机构,消费金融公司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

  日前,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银消金”)变更股权得到批复。中国银行(601988.SH)通过股权受让方式,对中银消金直接持股比例达到47.98%。

  对于股权变更事宜,中银消金方面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中银消金主要股东通过战略收购对股权进行增持,旨在落实监管政策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公司治理,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将升至61.21%

  根据公开资料,此次中国银行收购的股权系深圳市博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3.558%股权,以及北京红杉盛远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的1.617%股权。

  完成股权变更后,加上中国银行通过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间接持有中银消金13.23%股权,中国银行合计持股比例将达到61.21%。

  而上述背景则为中银消金近年来不断推动线上化转型,根据相关数据,中银消金2022年、2023年、2024年发放贷款金额中,线上业务占比分别为84.40%、88.94%、93.72%,呈现逐年攀升趋势。

  中银消金作为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过去以房抵贷为标志的线下业务为主。今年年初,记者从中银消金方面了解到,其从四年前已经开始定位线上化转型,截至2023年年末,房抵贷类线下业务持续性缩量至不足贷款余额占比四成。

  在中银消金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中可以看到,在转型过程中,中国银行对其支持颇大。中银消金线上业务“好客贷”系与中国银行联动研发的信用消费贷款产品,最高贷款额度为20万元,是目前中银消金线上自营产品及行司联动的重点产品。

  评级报告指出,中银消金是中国银行实施综合化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银行凭借在全国经营范围内的丰富客户资源,对公司业务发展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同时,中国银行通过委派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方式参与公司管理,能够在资金、管理、品牌等方面给予公司一定支持。

  有资产规模同样排名靠前的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集中的股权结构利于强化内控与风控,避免“多头话语权”干扰,推动内控体系统一,依托股东经验建专业风控团队。还能实现资源集中联动,主要股东开放场景、共享资金与技术,降低机构成本。

  股权集中化将成主流趋势

  业内普遍认为,股权集中可大幅提升风险抵御能力,避免股权分散时股东问题传导至机构。消费金融的后半场将是比拼股东资源实力的重要战场,而监管导向与实际优势下,新机构严格达标,存量机构通过股权转让等调整结构,股权集中化成主流趋势,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此前,有华北地区消费金融公司因为参股股东自身原因,股权屡次受到冻结,当前部分股权权利限制情况为“已查封、已质押”。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认为,主要持股人(尤其是具备金融或产业背景的大股东)持股占比集中后,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本、技术、场景资源,助力消费金融机构聚焦核心业务,提升服务能力,避免了“多头指挥”,使机构能够围绕统一的战略方向推进业务,减少内耗,提升运营效率。并且,股权集中可大幅提升风险抵御能力,避免股权分散时股东问题传导至机构,主要股东能注资补充流动性,降低风险连锁反应。

  “这一过程不仅是对监管政策的落实,更是机构优化公司治理、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必然选择。只有通过股权集中实现‘权责统一’,消费金融机构才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合规平稳运营,同时借助大股东的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王蓬博表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记者,股权变更是资源优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大股东战略意图可更顺畅地在公司落地,保证公司发展方向与股东长期规划一致,减少战略摇摆带来的资源浪费。

  王鹏认为,资金方面,大股东持股提升,会凭借自身实力为公司提供更稳定的资金支持,拓宽融资渠道,保障公司业务扩张与资金链安全。业务协同上,大股东能将自身业务优势与消费金融公司深度融合,实现客户、产品等资源共享,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

  他表示,大股东影响力增大,可引入先进风险管理理念与技术,提升公司风险识别、评估与防控能力,降低不良贷款等风险。股权集中还能减少因股东变动或分散带来的经营不稳定因素,为公司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