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20日晚间,苏垦农发披露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45.88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3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积极推广智慧农业场景应用,开展农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校准与统计分析应用工作,并组织各分公司进行无人值守巡田系统培训,普及巡田智能装备,推广“多光谱无人机+变量施肥植保”应用场景。
苏垦农发主营业务是通过自主经营种植基地,从事稻麦等作物原粮(含商品粮和种子原粮)的种植,产出的农产品部分直接以原粮形式销售,部分则进一步加工成种子、大米、麦芽等进行销售;在以此形成的品牌、渠道优势基础上,公司还开展稻麦原粮和食用油贸易。此外,公司种植业务及种植产业链上下游业务主要由19家分公司和6家子公司(不含金垦油脂)分别经营,实现种植业全产业链布局。
截至目前,苏垦农发已基本建立纵向一体化管控和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对种植布局、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的一体化运作,降低内部沟通成本,实现工作协同上的节本增效。通过下属龙头企业进行专业化分工经营,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市场”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苏垦农发拥有优质的耕地资源优势。一是土地规模连片,农作物品种和布局统一,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高,为公司种业、米业、大麦加工的发展和农资供销提供了坚实的基地支撑;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齐全,农技推广体系健全,技术能力较强,农业产出率较高;三是农业标准化水平高,基地生产实行投入品的统一供应和规范化使用,构筑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屏障;四是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稻麦生产从播种到收获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此外,该公司坚持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研创新布局。2024年,公司科研立项99个,研发费用达1.06亿元,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财政支持研发项目26项,与中国农科院、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全年对外合作项目32项。(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