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辉超市正式宣布,9月4日,永辉超市上海奉贤金汇龙湖店即将正式开业,成为永辉在上海学习“胖东来模式”调改的第11家门店。
这也是永辉超市在上海地区的最后一家调改门店。调改后的门店进口商品占比提升至20%,商品结构接近胖东来标准的80%,并在部分特色选品中突出海鲜、本地蔬菜等产品。
与此同时,永辉超市也对外透露,在上海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门店已初步实现整体盈利。据悉,在临近上海的苏州太仓、吴江门店也已实现整体盈利。
至此,永辉超市已基本完成上海地区的阶段性布局,并逐渐从上海走向长三角其他地区,调改当地永辉超市门店。预计今年11月,浙江嘉兴地区将有4家门店完成调改,进一步验证永辉“胖改”策略在不同区域的可复制性与可持续性。
尽管“胖改”仍在全国多个地区同步推进,但永辉超市并不像表面那样轻松。2025上半年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公司的营收、利润、现金流几乎遭到了“全面冲击”。
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实现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跌20.7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41亿元,净利润减少了5.16亿元,由盈利急转为巨额亏损。与此同时,公司期内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至20.8%;经营现金流也同比下滑58.92%至12.08亿元。
对此,永辉超市表示,公司于报告期内关闭227家亏损门店,闭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租赁及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受关店影响,公司整体销售规模的减少。公司从2024下半年开启的商品供应链的改革,完成了大量供应商及商品的升级汰换,因此短期内承受一定的毛利下降。
此外,永辉超市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估值跳水,使得公司账面亏损增加1.84亿元,放大了上半年的亏损情况。
永辉超市财务总监吴凯之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受今年闭店数量较多影响,2025年整体营收将低于2024年,但随着“胖改”持续推进,预计下半年将实现销售同比增长,四季度盈亏水平将明显好转。
为了维持当前全国多点开花的门店调改成本,在发布财报前一个月,永辉超市提出了上市以来最大的定增规划,拟募资39.92亿元。资金使用计划显示,永辉超市已制定一个总投入规模55.97亿元、涉及298家门店、单店投入达1879万元的“门店升级改造项目”。据项目规划,近六成资金由本次募资提供。
然而这一大胆的募资计划并未获得市场的认可,财报发布一个月后,永辉超市高层调整了融资规模。
9月1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拟下调募集资金规模上限至31.14亿元,拟调改门店数也降至216家,其余的门店调改投入将由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进行补充。
永辉超市副总裁、全国调改项目负责人王守诚在上海“胖改”收官仪式上表示:“永辉的调改没有结束,上海率先进入了第二阶段。”据公司内部的规划,完成门店经营模式的整体调整涉及后,未来的长期运营稳定性、产品品质、服务质量压力才是真正的考验。
截至8月下旬,永辉在全国已完成调改的门店共162家,现存开业门店总数552家。据叶国富年初规划,永辉超市今年预计调改200家左右,并计划关闭门店超250家。
吴凯之在财报电话会上曾透露,部分门店调改完成后,销售取得了非常显著的增长,已进入稳定经营期的调改店已进入稳定盈利状态。据悉,除了上海外,北京、西安等多个地区率先完成整改开业的“稳态店”已实现盈利。
调改门店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显示了新经营策略的成功,但何时能弥补因关店产生的收入下降?还有待后续更多规模化经营进展,《科创板日报》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