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4项核心AI技术加持,一部时长12分钟的“小成本、高精尖”作品,实现中国电影制作技术的里程碑式突破——这便是8月25日亮相的中国首部AIGC电影《音符中的密码》,由长影出品、吉视传媒(601929.SH)联合出品。当日,在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的系列重要活动中,该片在长影电影院举行首映仪式。此次合作不仅是吉视传媒在AI技术与影视文化融合领域的重要实践,更标志着公司在业务拓展与战略转型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据悉,影片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作者曹火星的真实兄弟故事为蓝本,再现了1949年北平城下曹氏兄弟的信仰对话,传递“两岸同根,血浓于水”的真挚情感。影片研发应用“AI历史场景复原系统”“数字人微表情驱动技术”等4项核心AI技术,其中通过AI数字人技术复原长影表演艺术家李亚林、刘世龙经典形象,实现两位艺术家大银幕首次同框,更以“肖像权授权+微表情捕捉技术”突破“数字脸盲”AI难题,让AI角色更加可信可感,实现AI电影的高度共情。
此次联合出品首部AIGC电影,是吉视传媒布局AI技术与影视文化领域的重要落子。后续,影片将通过吉视传媒全终端进行传播,并依托公司覆盖吉林全省的有线电视网络、IPTV平台及广电5G终端,构建多渠道、广覆盖的内容触达体系,充分释放“有线电视+IPTV”一体化运营的独特优势,让优质AIGC内容触达更广泛受众。
从战略层面来看,近年来吉视传媒正加速向文化数字化赛道转型,在创新业务板块持续发力——完成吉林省国有文化企业首笔数据资产确权入表、训练“吉林文旅大模型”,在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不断积累实力。而此次参与AIGC电影创作,正是公司将AI技术从研发推向实际文化场景应用的关键尝试,通过技术赋能影视内容生产,为探索“科技+文化”融合的商业化路径提供鲜活实践样本。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部“小体量、重内涵”的微电影,以数字技术激活红色叙事。一方面,有望催生跨终端传播的新业态、新方法;另一方面,技术革新更将为破解“演员天价片酬”的行业痛点提供切实解决方案。随着影片依托吉视传媒全终端完成落地与规模化传播,公司不仅有望凭借优质AIGC内容显著提升品牌影响力,更能进一步验证AI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商业化价值,为后续深化数字经济发展布局筑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