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飞轮船和马士基不向客户加收额外附加费对中远海控的一些利空因素:-成本压力无法转
$中远海控(SH601919)$ 达飞轮船和马士基不向客户加收额外附加费对中远海控的一些利空因素: - 成本压力无法转嫁:美国301法案拟对中远海控旗下船舶单次停靠收取最高150万美元费用,叠加中国籍船舶附加费,年度潜在成本增量达142亿元,占2023年利润的60%。2028年罚款金额将攀升至840万美元/次,远超马士基等竞争对手的325万美元。而达飞和马士基不向客户加收附加费,海控若也不敢转嫁成本,将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利润空间会被严重压缩。 - 市场份额可能被挤压:航运市场竞争激烈,若海控因成本增加而试图提高运价,货主可能会转而选择达飞、马士基等不收取额外费用的船公司。海控美线份额现在约22%,一旦货主流失,市场份额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抢占,美线业务可能从盈利变为亏损。 - 运力调整难度大:马士基通过重新分配运力,将中国建造的船舶调离美国航线,仅部署非中国建造的较小船只,达飞也通过运营调整来应对。但中远海控作为中国航运巨头,其船队中中国建造船舶的比例相对较高,调整运力的难度更大,难以像达飞和马士基那样灵活应对,可能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 行业竞争加剧:达飞和马士基等公司能够在不增加客户费用的情况下维持服务,这可能会加剧整个航运行业的竞争。未来运价可能会因竞争而进一步下跌,海控的营收和利润都可能受到影响。 - 长期发展受限:美国后续可能强制“国货国运”,要求美国出口货物必须用美籍船,这将进一步压缩海控的业务空间。同时,欧盟碳税2026年全面实施,IMO新规也会对海控的老旧船产生影响,海控面临的环保和政策压力较大,长期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