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对安徽沙坪沟钼矿项目的收购完成交割是一项重大利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资源储备与产能提升
全球级钼矿资源:沙坪沟钼矿是全球罕见的超大型未开发斑岩型钼矿,保有钼金属资源量210万吨(含储量110万吨),平均品位0.187%-0.2%,远超国内65%钼矿的平均品位(不足0.1%)。项目设计年产能1000万吨,达产后年均产钼约2.21万吨,将成为公司重要利润增长点。
战略稀缺性:钼作为高强度、耐高温的战略金属,广泛应用于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资源稀缺性凸显。收购后紫金矿业权益钼资源量将显著提升,巩固其全球钼业龙头地位。
二、经济效益与开发潜力
长期收益稳定:采矿权有效期至2053年,矿山总服务年限可达94年(含建设期4.5年),年均利润预计达10亿元,内部收益率12.48%
协同效应:结合公司现有巨龙铜矿、多宝山铜矿的副产钼,紫金矿业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矿产钼生产商之一。
三、产业链延伸与合作
下游布局:与金钼股份签署《合作意向书》,拟在当地投资钼冶炼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
区位优势:矿区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开发条件优越。此次交割标志着紫金矿业在战略金属领域的重大突破,长期价值显著。公司通过公开摘牌方式获得的安徽金沙钼业有限公司84%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正式过户至公司名下。金沙钼业持有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100%权益,项目保有钼金属资源量210万吨,平均品位0.187%,钼金属储量110万吨,平均品位0.2%。项目采矿权有效期至2053年7月28日,设计生产规模1000万吨/年,产品为钼精矿,年均产钼约2.21万吨。沙坪沟钼矿是全球罕见的超大型未开发斑岩型钼矿,具有资源储量大、成分单一、矿体集中、品位较高等优势。
全球排名:沙坪沟钼矿储量仅次于美国克莱麦克斯钼矿(300万吨),位列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全球资源占比提升中国钼资源储量已从2024年的590万吨(占全球39%)提升至2025年的约700万吨,全球占比达42%
紫金矿业权益钼资源量从92万吨跃升至290万吨,占中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产业链布局与金钼股份合作建立冶炼公司,实现采矿-冶炼一体化,突破高纯度钼加工技术瓶颈项目经济价值超6000亿元,通过该项目的开发,不仅打破了美日在高纯度钼领域的垄断(全球90%半导体用钼靶材由普兰西、东芝控制),更在新能源、军工等战略领域获得关键材料自主权。紫金矿业计划通过发行100亿元可转债进一步整合资源,将成为全球最大钼生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