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23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中期评估报告
2025 年上半年,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全面践行“存量提效、增量转型”发展思路,积极应对煤炭市场形势变化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持续优化生产组织,强化产销协同,加力挖潜增效,将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相互促进,全力推动《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各项任务高质量落实并取得实效。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有关要求,现就公司《行动方案》各方面措施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逐项进行评估。2025 年上半年,公司未收到投资者关于改进《行动方案》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行动方案》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
(一)统筹发展和安全,高质量推进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
1.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025 年上半年,公司锚定“零死亡、零伤害、零事故”目标,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以“六个三”安全管理要求为总领,紧盯重大风险防控,聚焦重大隐患整治,制定加强安全精细化管理十项措施,开展安全业绩评价、安全帮扶指导、专项工作组和煤矿、电力、煤化工技术监督,强化汛期、煤矿防治水、电力建设工程、煤化工大检修等专项督导检查,安全生产标准化和智能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守规矩”安全文化不断推进,杜绝了较大及以上事故,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2.加强产销科学组织和高效协同。2025 年上半年,公司充分发挥产运销协调机制作用,积极应对市场形势变化,全力拓市场稳规模。煤炭生产企业努力克服地质条件影响,科学优化生产接续,充分释放矿井优质产能,结合市场变化和客户差异化需求,加大原煤入洗力度,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稳定增加优质煤炭供给,完成商品煤产量 6,734万吨,同比、预算比均保持增长。煤炭销售企业针对长协现货价格倒挂导致客户履约不积极的情况,逐户对接并灵活调整销售策略,同时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呼吁,推动重点客户长协履约情况明显改善,实现煤炭稳销精销。煤化工企业加强设备管理,优化装置运行,科学安排装置大修,上半年完成主要煤化工产品产量 299 万吨。销售企业深入践行差异化和定制化营销战略,持续优化客户结构,煤化工产品实现全产精销。
3.持续优化产业结构。2025 年上半年,公司加快项目开发建设,推动“两个联营”扎实落地,打造“煤-电-化-新”致密产业链,持续巩固中煤特色发展模式。其中,里必煤矿、苇子沟煤矿建设按计划推进,乌审旗 2×660MW 煤电一体化项目实现高标准开工。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 90 万吨聚烯烃项目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吊装全球首套3000 吨级水煤浆半废锅。图克 10 万吨级“液态阳光”示范项目、平朔矿区三期 100MW 光伏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投产见效,安太堡 2×350MW 低热值煤发电项目上半年实现利润近亿元,平朔矿区一期 100MW、二期 160MW 光伏项目和上海能源新能源示范基地二期 132MW 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4.深入推进精益管理。2025 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应对市场下行影响,持续强化精益化管理,及时优化考核政策,引导各单位实施内涵
挖潜、多元创效等工作,推动提质增效取得实质成效。上半年公司自产商品煤单位销售成本 263 元/吨,同比下降 30 元/吨;持续优化债务结构降低综合资金成本,财务费用同比减少 2.41 亿元。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44 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77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 77 亿元,资产负债率 45.0%,盈利能力保持良好,经营创现能力较强,财务结构稳健。
5.深入实施改革行动。2025 年上半年,公司坚持“规范、激励、倾斜”一体推进,全面强化穿透式管理、提级管理,实现工资总额与企业效益动态监测、月度考核、当月兑现。推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机制常态化长效化运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比例稳步提升,进一步激发活力、提升效率。
(二)加强创新能力提升,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1.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体系落实落地。2025 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开展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能源低碳创新中心建设,持续完善创新中心管理体制。联合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能源低碳联合项目”,围绕能源低碳细分领域开展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所属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平朔集团”)完成原创技术策源地“大型高效气流床气化技术”攻关任务工业性试验,为布局……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