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晚间,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1881.SH)向市场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半年报成绩单。报告显示,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7.47亿元,同比增长37.71%;归母净利润64.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86%。这一数据不仅创下了中国银河证券成立25年来的半年度净利润历史最高纪录,也使其继续稳居行业前列,在已披露半年报的券商中,营收和净利润均保持行业前五的领先地位。
从财务指标来看,中国银河证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其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5.16%,较去年同期提升1.53个百分点,显示出资本运营效率的持续改善。基本每股收益为0.52元,同比增长36.84%,为投资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回报。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银河证券总资产达到7817.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4%;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67.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5%,资产规模稳步扩大。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中国银河证券成立25年来持续深化改革、优化业务结构的结果。自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来,中国银河证券从最初的总资产447亿元发展到如今超过7800亿元,从年营业收入34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55亿元,从年净利润7.7亿元到2024年突破百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业务版图也从中国大陆扩展到全球5大洲、10余个国家和地区,从沪深交易所连接到全球35个市场、30个交易所,国际化布局成效显著。
轻资本业务占比近半,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河证券业务结构优化取得显著成效,轻资本业务快速发展,已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其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银河证券主要轻资本业务同比增长近30%,轻资本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例达到46.74%,较2024年全年32.36%的占比大幅提升14.38个百分点,几乎占据其营收的"半壁江山"。
具体来看,三大主要轻资本业务均实现稳健增长。
证券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26亿元,同比增长35.55%,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投资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3.13%,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正增长;资管子公司银河金汇上半年实现营收2.54亿元,同比增长6.72%,管理规模稳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中国银河证券的业务划分方式,香港及海外的投行项目归属于国际业务,其营收变化并未完全体现在投行业务中,否则轻资本业务占比将更为可观。
轻资本业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积极影响。一方面,这类业务不大量消耗资本金,主要依靠人才、技术、品牌和渠道驱动,能够获得较高的ROE水平。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河证券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轻资本业务占比的提高。
另一方面,轻资本业务能够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有效平滑公司整体业绩的周期性波动,使公司业绩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有所减弱。
正如中国银河证券总裁薛军所言:"通过综合性的业务布局、坚定的深化改革、稳健的大类资产配置,公司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成熟的商业模式。"
为支持轻资本业务发展,中国银河证券近三年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在投行、投研、财管、金融科技等核心领域新增员工300多人,为业务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公司内部在谈及"一流投行建设"时强调,要坚持轻重资本并重,更加突出投行、资管、研究、财富管理等轻资本业务,推动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和新增长点引入,提高业务抗周期属性,提升盈利能力和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财富管理业务全线增长,数字化赋能效果显著
作为中国银河证券的传统优势领域,财富管理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全线增长"态势,为其轻资本业务打造了稳健的"基本盘"。
从客户规模来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银河证券境内客户总数已经突破1800万户,较2024年底增加近百万户,客户基础不断夯实。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迅速,累计开户超过18万户,相比2024年底数据,半年时间增加8万新开户,显示出其在普惠金融领域的深入布局。
产品方面,中国银河证券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达到2141.47亿元,在高基数的背景下,较今年年初又增长1.4%,其中普惠金融产品保有规模超1600亿元。与此同时,其托管与基金服务业务规模增长至2211.35亿元,较年初增长5.4%,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河证券近年来主打的"金·耀"资产配置系列产品规模突破22亿元,较年初增长102.0%,呈现翻倍式增长,表明其产品创新和主动管理能力得到市场认可。
数字化赋能成为财富管理业务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薛军透露,中国银河证券正加速推进智能客服系统升级,财富管理AI智能客服已推动人工结转率由40%降至9%,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投资交易AI债券询报价机器人推广后,日均成交额大幅提升。中国银河证券还完成了DeepSeek"全尺寸"模型本地化部署,为投资决策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支持。
投顾队伍建设和专业能力提升也是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的关键。半年报显示,中国银河证券投资顾问队伍在半年内扩充313人,总人数达到4111人,服务覆盖面和专业能力进一步增强。通过构建"总部投顾+分支机构投顾"的双层投顾体系,为客户提供了更加精准和专业的资产配置服务,助力客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投行业务展现新亮点,国际布局深入推进
2025年上半年,中国银河证券投行业务表现可圈可点,为轻资本业务带来了新的业绩驱动力。根据Wind统计,报告期内,其股权承销规模为205.98亿元,市场排名第八;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规模为115.00亿元,市场排名第七,在竞争激烈的投行市场中保持了较强的竞争力。
具体项目上,2025年开年,中国银河证券作为保荐机构帮助超声“第一股”超研股份成功实现境内上市,展现了在科技创新企业服务方面的专业能力。
更引人注目的是,研发出中国首枚自主芯片的中星微技术正在接受中国银河证券辅导,筹备科创板上市,这一项目市场关注度极高。
7月,中国银河证券再次以联合独立财务顾问的身份,帮助华电国际完成收购1606万千瓦优质火电资产涉及的8家标的公司,获交易所无条件过会,成就今年规模最大电力行业重组项目,显示了在大型国企重组方面的丰富经验。
国际业务布局方面,中国银河证券国内外投行业务协同效应不断增强,其国际业务主要通过子公司银河国际、银河海外开展。香港市场中,上半年银河国际完成11个港股IPO项目,承销103笔境外债,保持了在港中资券商的领先地位。银河海外则在报告期内累计完成了34笔股权及债券融资交易,总规模达18亿新加坡元,并完成了马来西亚市场最大规模REIT首次公开募股项目,在东南亚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这几年,银河投行服务能力其实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虽然境内业务市场排名还是在前八名左右,但在香港、东南亚地区已经实现了量质齐升,而且可能还有潜在爆点。”有接近中国银河证券投行业务人士透露。目前,中国银河证券仅在东南亚市场储备的投行项目即超过100个,为其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充足的项目储备。
二十五周年新起点,迈向一流投行新征程
2025年是中国银河证券成立25周年。从2000年8月成立至今,其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多个周期洗礼,从一家国有独资证券公司发展成为总资产超7800亿元的大型综合类券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二十五年来,中国银河证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综合金融服务水平,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顾发展历程,中国银河证券经历了多个重要发展阶段。成立初期,其主要从事传统的经纪业务,随后逐步拓展到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自营投资等领域。近年来,中国银河证券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轻资本业务,降低对传统通道业务的依赖,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2020年以来,其明确提出了“轻重资本并重、境内境外协同”的发展战略,推动业务模式从传统通道驱动向综合金融服务驱动转变。
站在二十五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银河证券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注册制改革为投行业务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财富管理市场快速增长为其优势业务提供了广阔舞台,金融科技发展为业务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国际化进程加速为海外布局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行业竞争加剧、市场波动性增加、监管政策变化等因素也给中国银河证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银河证券总裁薛军表示:"二十五年来,银河证券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同成长、共进步。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客户创造价值,为股东带来回报,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朝着建设一流现代投资银行的目标稳步前进。"
谈及下一步发展,中国银河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深化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轻资本业务占比,增强业务抗周期能力。公司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体验。在国际化方面,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布局,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投资银行。
有行业分析师指出,中国银河证券近年来在业务结构优化、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化布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轻资本业务占比提升增强了业绩稳定性和抗周期能力,海外业务拓展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随着资本市场改革深入推进和行业整合加速,像中国银河证券这样综合实力强、业务结构优、风控能力好的头部券商有望获得更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