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 PB 长期低于 0.5(,显著低于央企平均 PB 水平,且当前股价未能反映公司 2024 年投资运营业务营收增长 22.8%、毛利率 34.1% 的经营成果。此前高层提及 “重视市值管理、致力于回报股东”,但低 PB 状态持续未改善,中小股东未切实感受到市值管理成效。请问:公司高层如何看待 “低 PB 与市值管理承诺” 的差距?当前哪些具体举措能让股东相信 “回报股东” 并非空泛表述,而非陷入自我矛盾的尴尬?
中国能建:
感谢您的关注!请参考相关问题的回复。
感谢您的关注!请参考相关问题的回复。
(来自 上证e互动)
答复时间 2025-09-19 16:13:00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评论该主题
帖子不见了!怎么办?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