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26日电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6日发布中期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万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0.1亿元;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11.5%,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为积极回报股东,公司董事会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22元,派息额402.7亿元,继续保持历史同期高位。
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公司积极主动应对市场形势变化,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经营业绩好于预期。
主要生产指标稳定增长经营业绩好于预期
“上半年,在布伦特期货油价同比下跌15.1%的情况下,中国石油加强宏观形势、行业趋势、市场态势、油价走势的研判,动态调整优化生产经营策略,坚持低成本战略举措,主要成本指标得到有效管控,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保持历史高位,变化幅度远小于国际油价下行幅度。”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说。
分业务板块来看,公司油气上游业务坚持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储采平衡,高效推进天然气开发,加大产能建设力度;深挖气田生产能力,储量接替率逐年回升。上半年,公司国内油气当量产量同比增长2%,天然气产量增长3.8%,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在炼化业务方面,公司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展炼化产品结构优化,扎实推动减油增化、减油增特,保持高端、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装置高负荷运行。上半年,公司原油加工量和乙烯、PX产量等再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化工新材料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增速。
在销售业务方面,公司加强市场分析,分品种、区域、客户差异化营销。上半年,公司国内成品油销量在成品油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逆势增长0.3%,充换电量增长213%,非油业务利润增长5.5%。
在天然气销售业务方面,公司统筹国产气和进口气、现货和长约等资源采购,持续优化天然气资源池成本,不断加强精细化市场营销,积极开拓工业、发电等直供直销客户和高端客户,大力发展终端销售业务,上半年国内天然气销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油气热电氢”总体布局基本形成
在做强传统油气业务的同时,中国石油还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据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油气热电氢”总体布局基本形成。上半年,公司累计建成风光发电装机规模1024万千瓦,风光发电量和对外供电量分别为去年同期的1.7倍和2.0倍,
新能源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对于破解发展制约、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石油注重增强“新”力量,因地制宜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炼化节能提效和清洁替代,积极培育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
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近年来,中国石油致力于成为清洁低碳能源贡献者,按照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部署,坚定绿色低碳发展,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努力提升电气化率,深入实施节能降碳提效改造,新疆百万千瓦级光伏电站、吉林大型集中式风电、北京中深层地热供暖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成功打造“京津冀清洁供暖示范区”,建成了“曹妃甸千万平地热供暖基地”等一批示范工程,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下降。成立了中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围绕智慧能源、储能、氢能、热能、风能、光能六大领域,统筹培养科技人才、领军人才、青年人才。
今年上半年,公司增资入股国网新源公司,在电网升级改造、跨省区交易、绿电直供、虚拟电厂等方面与国家电网深化战略合作;蓝海(南通)新材料中试基地启动建设,吉林石化至吉林油田CO2输送管道开工建设,塔里木二期乙烯打造“零碳园区”,铝基负极锂离子电池实现量产。公司已将氢能业务列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充分发挥资源、技术和上下游一体化等优势,科学有序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目前高纯氢产能8100吨/年。
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国石油将持续加大油区及周边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化发展风光发电等清洁电力业务,积极争取牵头建设新能源大基地,提速发展地热业务,稳妥有序发展氢能业务,全面构建清洁高效的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和消费体系,推动由油气公司向“油气热电氢”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变。
强化科技引领和数智赋能综合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
全球首口3000米超长水平段深层煤岩气水平井顺利完钻,柔性气凝胶、Ⅱ型热致液晶聚合物、高导热固体封装材料等一批前沿新材料研究取得关键性突破,申请国内外专利同比增长6.3%,牵头制定发布国际标准5项……
上半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创新成果丰硕,新材料研发取得重要进展,新业务领域科技研发“向新而行”,知识产权与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综合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通过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公司赋能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围绕“数智石油”战略举措,公司统筹推进信息化补强、数字化赋能、智能化发展三大工程,发挥数智技术驱动引领作用,推动公司治理、生产运行、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的变革升级,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应用新版本昆仑大模型,语言大模型参数达到3000亿、视觉大模型参数达到44亿、多模态大模型参数达到800亿,覆盖勘探开发、油气生产、炼油化工、油气销售、装备制造等业务领域;云梦泽智慧平台主要功能上线运营;数据流通利用环境基本形成,有效促进主营业务提质增效;通过数字化技术助力线上业务突破,便利店模式从“商品销售”转向“社区服务中心”,创新发展非油业务,加快“油气氢电非”协同发展,显著提升运营效率、风险防控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这些数智领域的进展,为公司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深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撑。
“作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中国石油始终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增强产业链韧性,深入推进提质增效,持续推动增储上产,稳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石油有关负责人说,着眼未来,中国石油将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统筹考虑全球政治经济环境、能源供需格局、市场形势变化等因素,继续坚持创新、资源、市场、国际化、绿色低碳五大战略,主动应对形势变化,着力增强公司创新驱动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持续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