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23 20:56:31 股吧网页版
“透视”救灾捐助:企业“各尽所能”,精准和社会信任成关键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曹雅雯

  8月以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等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据媒体报道,截至8月19日,央企和省属企业累计向榆中灾区捐款超1.1亿元,以支持受灾地区的抗洪救援、安置保障及灾后重建等工作。

  近年,因天气导致的洪涝和地质灾害并非个例,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通过捐钱、捐物等方式予以支持也不鲜见。《华夏时报》记者观察发现,救灾捐赠数据、捐赠流向等,不仅反映了救灾捐助力量的构成,更折射出社会经济活力与公众信任的深层联系。

  企业捐赠规模瞩目,捐赠表现与行业特点高度相关

  近年救灾捐款信息统计显示,企业成为救灾捐助的主力军,其捐赠行为呈现出鲜明的行业特征。

  新型实体企业表现突出,大额现金捐赠支持救灾工作。

  新型实体企业这一概念于2021年中关村论坛上提出,指通过技术创新,拥有独特数字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供应链效率并带动上下游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发展的实体企业。《华夏时报》记者观察发现,上榜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的《2023新型实体企业TOP100发展报告》前50的企业,在今年的救灾捐助中多有不菲表现,如:西藏日喀则地震后,国家电网捐款5000万元,中国石油捐赠2000万元,南方电网、国家电投捐赠1500万元,中国一汽携一汽红旗、一汽解放等捐赠1100万元款物,百度、比亚迪各捐赠1000万元。在夏季华北暴雨灾害和甘肃榆中山洪中,该类企业也纷纷响应,展现出新型实体企业在重大灾害面前的响应能力和社会担当。

  互联网企业则凭借平台优势构建捐赠网络。

  腾讯公益推出在线慈善募捐平台——腾讯乐捐,诸多社会组织借该平台发布救灾项目,筹集善款。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也多次调配物资支援灾区,并与其他组织合作开展援助。如在贵州榕江洪灾中,联合壹基金发起“星光学子守护计划”,发放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卫生用品及学习用品等关键物资的“关爱券”,支持受灾学生家庭在本地超市等合作网点自主选购核销使用,为受灾学生家庭提供生活和学习保障,展现出新兴经济形态的捐赠创新力。

  另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在西藏日喀则地震、贵州榕江洪灾、北京水灾等灾情中累计捐款超2400万元,并配套物资配送。其捐赠表现与互联网行业实力增长形成显著呼应。

  同时,多家企业结合自身业务,开展物资捐赠。

  伊利集团多次向灾区捐赠牛奶等营养物资,捐助覆盖西藏日喀则地震、贵州榕江水灾、北京水灾等;云南白药集团近年为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云南镇雄山体滑坡灾区分别捐赠价值200万元、100万元的药品,包括云南白药胶囊、创可贴、风寒感冒颗粒等灾区群众急需的创伤药和感冒药;鸿星尔克、特步、安踏等服装品牌,则在西藏日喀则地震中各捐赠1000万元御寒保暖物资,以应对冬季高原高寒天气。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种“各尽所能”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对灾区多元化需求的覆盖能力。

  响应级别“牵引”捐赠规模,物资、资金形成功能互补

  记者观察发现,捐赠行为往往与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响应级别密切相关。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救灾响应分为Ⅰ至Ⅳ级,响应级别越高,通常越容易引发大规模社会捐赠。

  例如,2025年6月20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湖南省严重洪涝灾害,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其中,张家界市桑植县为受害核心区域。该县慈善总会的“6·18”洪灾接受捐款情况公示显示,截至7月7日,共接收捐赠款物约617万元。而同年7月的京津冀水灾,于7月31日启动国家Ⅲ级救灾应急响应,截至2025年8月4日——一周内已获超亿元社会捐赠,其中13笔在500万元以上,反映出灾情与捐赠规模的呼应。

  在捐赠形式上,物资捐赠与现金捐赠形成功能互补,前者能快速回应灾区即时需求,后者则为灾后重建提供长效支撑。

  记者观察发现,为了精准支援灾区,捐物时,物资类型往往随灾害特征动态调整。如在洪涝灾害中,消杀物资捐助多见,以应对病原微生物繁殖与蚊蝇孳生风险;而西藏日喀则地震因高海拔的地理环境和冬季严寒气候,收到大量御寒物资捐赠。

  但需要提醒的是,在巨大灾情面前,物资捐赠的精准对接并非易事。为减少物资供需不平衡的情况,让每一份爱心和帮助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认为:“这需要政府通过信息化平台引导物资捐赠与救灾需求的精准对接,并构建高效、快捷的捐赠物资供应链,制定好多模式联运、二次接驳等预案启动程序,让捐赠物资在第一时间‘使命必达’、物尽其用。”

  此外,社会各方力量在捐助时,能够主动考虑到灾后当地设施的重建,以及群众心理健康与生活状态的恢复,受灾地区的相关部门能够对善款做出满足长期需求的合理规划,救灾捐赠将有更高的可持续性。

  灾害频发下的捐赠疲态和社会信任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灾害频发,公众对灾害的关注和捐赠呈现出一定的疲态。

  从线上募捐看,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平台上多个抗洪救灾募款项目的进度较慢、完成率不足。

  如,截至2025年8月22日,西安市扶弱助困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的针对贵州、甘肃、陕西灾区的“紧急驰援洪灾地区”项目上线筹款57天,在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平台上,分别完成募款目标的8%和0.34%;四川省科技公益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洪涝灾害紧急救援”上线筹款53天,完成率分别为2%、0.29%;西安市助老爱幼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的“驰援多地水灾洪涝”上线筹款58天,在腾讯公益完成2%。而此前针对2023、2024年洪灾的部分上线腾讯公益平台的募款项目,直至结项时依然未能完成募款目标,如“商洛宝鸡抗洪救灾”完成34%,“爱德驰援洪涝灾区”完成63%。这反映出,部分公众在抗洪救灾捐助中的参与热情有所下降。

  同时,近年洪灾频发,相关募款项目较多,公众的捐赠注意力“分摊”到了多个项目上,也是捐赠不足的动因之一。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仅腾讯公益平台上针对2025年洪灾的募款项目有24个,其中最高完成度为46%,最低为0%。

  更值得分析的是,企业捐赠行为也正在受到舆情环境的影响。例如,2024年某茶饮料品牌捐赠500万元支援华容县决口灾区时,部分网友积极表示“马上点一杯奶茶支持”,但也有部分网友质疑“用消费者的钱捐款”,认为“不如多给员工发点工资”。此类声音虽未必代表主流,但可能对其他企业的捐赠意愿产生潜在抑制,担心救灾捐赠反而引发负面评价,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层面的救灾捐助投入。

  在社会信任方面,随着近年来多起公益舆情事件的爆发,社会捐赠更显谨慎。

  根据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课题组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网民慈善信任指数研究报告(下称“报告”),“网民慈善信任指数的得分为69.31分,总体上处于比较信任的水平,还有提升空间。”较多网民认为,“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状况”“过往有无负面事件”和“慈善活动开展情况”会影响其对慈善组织的信任程度。

  在此背景下,社会公众对捐赠效率和资金使用透明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接收机构的监督意识增强,定向捐赠的占比也有攀升。如据福建省龙岩市红十字会公示,截至2024年8月15日,龙岩616特大暴雨灾情共接收捐赠款物超727.8万元,其中约719万元——近99%为定向捐赠。凸显出捐助方对善款执行效率的高度关注。

  救灾捐助已不再仅是爱心事业,更是建立在社会信任基础上的“契约行为”。爱心捐助在给灾区送去支持与温暖的同时,也应向社会提供清晰透明的公示,以获得更多信任和可持续的发展。正如报告所说,“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需要进一步健全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协调配套的慈善监督管理体系。”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