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大系”资管业务高管人事调整动作不断。光证资管熊国兵因工作职务调整,离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公司总经理乔震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此外,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高瑞东确认加盟光大保德信基金,拟任党总支部书记,并将出任总经理一职。在一系列人事变动的背后,“光大系”资管业务体系内各家机构的未来发展战略走向,值得市场关注。
光证资管“换帅”
近日,光证资管通过官网发布公告,熊国兵因工作职务调整,离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在新任董事长履职前,暂由公司总经理乔震代为履行董事长职务。

公开资料显示,熊国兵出生于1968年,于2004年加入光大证券,历任公司稽核部总经理、风险管理部总经理、纪委书记、副总裁等职务,在此期间还曾兼任光证资管、光大资本、光大发展等多家光大证券子公司董事长,并于2014年7月正式担任光证资管董事长。
暂接“指挥棒”的乔震也是光证资管的一名老将。根据公告,乔震自2012年8月起加入光证资管,历任公司产品与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职务,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回看近几年,光证资管高管团队变动颇为频繁。2023年1月,光证资管原总经理汪沛因工作调整离任,由公司时任副总经理常松代任总经理一职。半年后,常松在当年7月正式出任光证资管总经理。2024年1月,张丁被任命为总经理助理,半年后,被提拔为公司副总经理。2024年10月,常松因身体原因重回副总经理的岗位,乔震从副总经理升任总经理。2024年11月,车飞被任命为总经理助理;同年12月,张帅被任命为营销总监。
光证资管于2012年5月9日成立,其前身为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是国内上市券商旗下首家资产管理公司。光大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光证资管2024年营收6.75亿元,净利润2.19亿元;截至2024年末,光证资管受托资产管理规模3114亿元,较该年年初增长3.71%。
光大保德信基金迎新“血液”
目前,“光大系”资管业务体系已较为完善。其中,光大证券通过光证资管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通过光大保德信基金开展基金管理业务,通过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资产管理业务。
就在光证资管官宣熊国兵离任的前一日,业内传出,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机构业务总部总经理高瑞东已卸任,即将加盟光大保德信基金,拟任党总支部书记,并将出任总经理一职。
上证报记者就上述事项向高瑞东本人求证,高瑞东21日晚间给予了肯定回复。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信息,高瑞东已于8月20日就职光大保德信基金。

高瑞东的职业转型,是卖方研究奔赴公募基金的典型案例。此前就有南方基金党委书记、董事、副总经理陈莉,申万菱信基金董事长陈晓升等公募基金高管来自券商研究所。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等在宏观经济研判、产业发展趋势、大类资产配置等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研究素养和判断能力,能与当下基金公司的需求高度契合。
光大保德信基金成立于2004年,光大证券和美国保德信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分别持股55%和45%。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管理着72只风格各异的开放式基金,管理资产总规模956亿元。今年4月15日,光大保德信基金原总经理刘翔因个人原因离任,目前总经理一职暂由副总经理、首席运营总监兼首席信息官贺敬哲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