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8-23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公司”)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制定了“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切实履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回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应尽之责。具体如下:
一、构建“双赛道双集群”产业格局,提升经营质量
自成立以来,中国中车聚焦主责主业,加强战略引领,深刻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和重视,以“复兴号”中国标准高速动车组为代表的系列轨道交通装备成为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金名片”。公司着力构建轨道交通装备业务和清洁能源装备业务的“双赛道双集群”产业格局,建立梯次布局、良性互动、集群发展的体系,加速提升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
(一)谋战略、优布局,强化构建新业态,拓宽高质量发展路径
加快轨交产业升级。紧跟中国铁路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快捷、重载、数智为目标,建立适应铁路现代物流体系发展需要的装备体系。搭建多制式、更高性价比的中低运量城市
交通系统解决方案,推动谱系化车辆平台建设。加快推出数智化、绿色化支撑下的“车地一体化”机电系统和全寿命周期服务方案,提升城市交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加紧战新产业提质。加强新能源产业布局顶层设计,深耕重点区域,统筹推动产业基地布局方案落地。加紧研究新型电力系统所需技术及装备,打造“源网荷储”系统解决方案。持续强化仿真和试验验证能力,支撑战新产业产品性能、质量不断提升。
加速未来产业培育。充分利用中车丰富的应用场景,开发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系统解决方案,培育自动化、精益化、绿色化、智能化“四化”融合的数智产业。
(二)拓市场、扩增量,强化打造新模式,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
精耕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强化与重要客户的沟通对接,积极推动实施订单采购。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构建铁路现代物流装备体系。持续发挥城轨区域市场优势,不断拓展“产品+”“系统+”业务,加快研究制定价值创造模型样本,着力打造示范引领项目。
细耕清洁能源装备市场。优化战略合作治理机制,推进战略市场开拓和重点合作项目落地。抓住清洁能源开发机遇,加快构建风光储氢等市场优势,提高行业地位,强化行业话语权。加强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提升,积极探索推动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形成示范效应。
深耕国际业务市场。巩固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做好服务保障,跟踪落实各项海外项目。督导在执行及重点跟踪 DLS 项目,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和市场有效拓展;强化 DLS 项目管理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建设,构建价值导向的数智化、绿色化 DLS2.0 模式;持续加强复合型 DLS 业务人才队伍建设。依托优势区域布局,推动“双赛道”协同“走出去”。
育耕数智产业市场。统筹推进产业数智化支撑的“产品+”“系统+”业务模式。建立数智产业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内部数智产业资源专业化整合,构建协同化的数智产业市场拓展体系。
二、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司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创体系改革,加快建设原创技术策源地,持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了由跟跑并跑到领先领跑的重大跨越。
公司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赋能高质量发展。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完善创新体系,保持高水平科技投入,统筹创新资源,集中力量开展技术研究和项目攻关;优化科技创新工作生态,坚持市场导向,突出政策“解渴”,推进科技产出效率持续提高。着力提升创新能力,聚焦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加大原创技术投入和四性技术研
究。强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加强科研立项的统筹部署,深化开展中国中车轨道交通装备与清洁能源装备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着力转化创新成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把握好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模块化、平台化发展趋势,加快推动重大项目成果推广应用,打造典型产品。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坚持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相结合,不断优化人才选、育、管、用、培等各个环节,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加强清洁能源装备、战新产业、国际业务等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支撑公司发展。
三、加……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