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9 05:02:01 股吧网页版
中国制造业抢占高端海洋装备制高点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孙丽朝

  近年来,中央层面多次强调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在政策和市场的双层推动下,中国制造业企业加速布局海洋高端装备领域,抢抓深海科技产业发展机遇。

  在山东,伴随中国中车(601766.SH)“启航号”风电机组的成功吊装,这一全球最大功率等级漂浮式风电机组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一成就不仅是中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为全球风电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亮点。

  根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达10.5万亿元,占GDP比重7.8%。其中,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三成,“压舱石”作用持续显现。

  受访专家表示,中国在海洋高端装备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有力支撑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

  海上风电潜力巨大

  据悉,“启航号”是中国中车自主研发的20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功率突破到20兆瓦量级,风轮直径达260米,相当于7个标准足球场,叶尖速度与高铁速度“同行”,轮毂高度达到151米,在设计风速下年满发小时数约为3500小时,设计使用寿命25年。

  中国中车产业发展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崇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机组每转动一圈能满足一个家庭2—4天的用电需求,年节约燃煤消耗约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2万吨。

  在刘崇波看来,目前深远海域风资源条件优渥,而漂浮式风机技术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技术环节。基于风电场不同环境和发电需求,中国中车覆盖了陆上1.5—12兆瓦及海上8—20兆瓦等不同功率等级。

  海上风电产业链具有链条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辐射范围广等特点。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迅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18年的不到500万千瓦增长到2024年的4127万千瓦,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已连续4年稳居全球首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年年底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海洋风电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预计2030年,国内海上风电总装机将达到2亿千瓦,总投资约2.6万亿元,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20万亿元。

  中国中车作为轨道交通领域的国际巨头,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装备制造的企业之一,其将风机视为“立起来的高铁”。

  根据全球知名可再生能源咨询研究机构BM(Brinckmann)公布的全球风电叶片、齿轮箱、变流器、发电机四大部件制造商市场份额排名统计,中国中车在2023年风力发电机领域名列全球第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从开发建设到配套服务的海上风电完整产业链。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统计,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善、成本最优的全套产业链供应链,全球风电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零部件有60%—70%在中国生产制造。

  海工装备自主研发能力稳步增强

  作为国家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既是构筑国家安全深海屏障的“钢铁长城”,又是驱动海洋经济澎湃发展的“蓝色引擎”。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海洋工程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将达到1126亿元。

  总部位于深圳的中集集团(000039.SZ)是中国领先的高端海洋工程装备总包建造商之一。中集集团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海工领域主要业务包括以FPSO(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为主的油气装备制造,以海上风电安装船为主的海上风电装备建造以及滚装船等特种船舶制造。

  在海工市场中,FPSO、FLNG堪称高端装备领域的璀璨明珠,其建造难度高、技术壁垒森严,代表深海油气勘探领域的技术顶端,全球范围内拥有该技术的企业不超过5家。

  中集集团人士表示,2024年,中集来福士揽获2艘FPSO船体总包订单及1艘FLNG改装总包订单,标志着其在全球高端海工装备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在海工领域的订单已排产至2027年,随着全球船舶和海工市场环境持续向好,预计2025年海工板块新增订单量也会非常乐观。”

  近年来,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态势良好,新要素、新动能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装备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自主研发能力稳步增强,国际市场份额连续7年保持全球首位。

  中国制造瞄准全球市场

  今年1月,中集来福士为荷兰Van Oord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最新一代海上风电安装船在山东烟台交付出海。

  该船主尺度、升降能力、起重能力等关键指标均居全球同类产品之首,并且作为全球首个真正实现油电混动的项目,电池系统首次实现可以完全覆盖一台主机功能的突破。

  这是中国制造业瞄准全球市场,挖掘世界海洋经济潜力的一个缩影。

  《海洋工程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215座/艘、272.2亿美元,以金额计同比增长85.1%。从国内来看,中国订单金额保持全球首位,2024年,中国累计承接106艘海工装备订单,总合同金额约116亿美元,占全球订单总量的42.6%,继续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中车负责海外业务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中车在风电制造领域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已与全球排名前10的风电开发商Vestas(维斯塔斯)、Nordex(恩德能源)、SGRE(西门子歌美飒)等企业达成了合作。

  中国中车人士回忆,进军国际市场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海外客户许多理念和产品要求与中国市场完全不同,这需要我们不断地适应市场并改进产品。例如在中国市场,对产品噪音值没有明确的规定,对风电产品的仿真数据要求也并不严格。“当我们第一次跟德国企业合作时,客户要求仿真数据与实测数据差值在5%以内,且要求产品噪音小于100分贝。为此,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产品性能和基础理论上不断突破,最终顺利达到客户要求并完成交付。”

  在该人士看来,欧洲海上风电的开发比中国早10年,通过加速与欧洲客户的合作,中国的技术更加扎实,视野也更加开阔,这有利于加速开拓全球市场,以技术变革赋能海洋装备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