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的接驳小巴往来于会场外的公开道路,四足机器人深入沙漠腹地进行电力巡检,智能机械手臂成为学校实验教学的好搭档……这些场景都离不开数据的有力支撑。
“爽爽贵阳”,数潮涌动。8月28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在贵州贵阳开幕。上海证券报记者在现场看到了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创新的最新成果,不少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案和新应用正渐次落地。
“AI+”将数据转换为“智能引擎”
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开放共享。
今年爆火的DeepSeek、《哪吒2》背后都有贵州算力的影子。记者从数博会上获悉,截至7月,贵州省已累计集聚大型及以上数据(算力)中心29个,全省算力规模累计92.60EFLOPS,成为全国智算能力最强、智算资源最多的地区之一。
数据已成为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届数博会汇聚了华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子、中国电科、百度、浪潮等375家国内外企业,集中呈现了数字基建、AI大模型、数据安全、智能终端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应用成果。
360集团展示了国内首个多智能体蜂群“纳米AI”和超级企业级智能体工厂。360安全专家表示:“这些智能体像一支懂攻防、懂产品、懂业务的‘数字安全专家团队’,能够把原本需要几个小时的安全工作缩短到分钟级。让AI深度理解数据安全需求,并将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
贵州工匠行科技有限公司AI事业部总经理卢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质量数据集是AI训练的关键,决定着AI的“智商”。“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的‘护城河’,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当数据、算法、算力三者齐头并进,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让数据释放更大价值。”卢宸说。
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郑小林看来,数博会为数据要素化技术(如数据治理、数据资产化、高质量数据集加工等)和AI大模型提供了展示和验证的平台,将强力推动AI与数据要素在具体产业场景的深度融合与落地应用,实现降本增效和价值转化。
在丰富应用场景上重点发力
众多企业敏锐捕捉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发展机遇,在低空经济、医疗诊断、旅游出行等场景中持续拓展和丰富数据应用的落地形式。
AI正在重构旅游产业的未来,实实在在提升行业效率和用户体验。在马蜂窝展台的智能展示屏前,马蜂窝目的地研究院院长孙云蕾演示了公司自主研发的个性化AI行程规划等定制化产品,让令游客犯难的出行规划,在短短几分钟内便被迎刃而解。
在数智贵州展区,朗玛信息公关部主管黄燕给记者展示了公司新款人工智能产品“39AI医生”医院版。据介绍,依托大数据分析形成标准化问诊模板与知识库,“39AI医生”可自动引导医生完成问诊,及时发现潜在病情,降低漏诊风险。目前,“39AI医生”已在贵州超40家医院和187家社区医疗机构投入使用,诊断结果的采用率达到92%。
贵州招商易数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招商易”)执行董事、总经理曹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招商易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建设,搭建起统一的政府数字化招商引资工作体系。
在去年数博会上,招商易发布了全国首个招商引资垂直大模型。“今年我们进一步推出了招商引资产业垂直大模型。”曹阳说,“企业通过招商易小程序,不仅能便捷查找厂房、土地等资源,还可借助大模型的交互式问答功能,深入了解贵州产业政策,获取精准有效的信息与高效便捷的服务,且这些服务均向企业免费开放。”
在本届数博会上,中科星图重点聚焦低空经济赛道,带来了涵盖低空规划、安全保障、协同监管、飞行服务、场景应用“五位一体”的低空全链条产品体系和多种低空场景案例,全面展示了公司在空天信息领域的研究成果。
中科星图党委书记、总裁邵宗有说:“未来,我们将深度参与贵州低空经济建设,继续推进与行业上下游伙伴的合作对接,共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为贵州乃至全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政策的完善、技术的迭代、应用场景的深化以及安全信任体系的构建,数据要素必将在更广阔的范围释放其价值,驱动各行各业迈向智能化新阶段。”郑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