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官网,近日,中央第四指导组聚焦“着力整治利用虚拟号码诈骗扰民问题”专项工作赴中国联通开展下沉调研,并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3家基础电信企业座谈交流,了解问题整治进展情况、听取有关意见建议、研究下一步工作举措。

中央第四指导组组长车俊指出,“着力整治利用虚拟号码诈骗扰民问题”专项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按照党中央部署,扎实开展学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会同基础电信企业采取一系列工作措施,取得积极进展。
有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整治专项工作或与日前工信部近日印发《关于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试点工作有关。 通过明确、强化基础运营商和服务提供方在虚拟号服务提供过程中的责任,可将虚拟号服务全程纳入监管,有望对“利用虚拟号码诈骗扰民问题”有明显的遏制作用。
虚拟号码起初是为了保护用户隐私而设计的。尤其是在电商、外卖、快递、网约车等场景下,使用虚拟号码可避免用户的真实信息被泄露。这种设计初衷是合理的,能够有效减少用户隐私暴露的风险。
但随着虚拟号码的普及,其使用量激增。尤其在一些网络平台注册或短期沟通场景中,越来越多人出于隐私需求选择使用虚拟号码。市场对虚拟号码需求的增长,催生了大量服务提供商,这也导致了虚拟号码的管理和控制难度显著增加。虚拟号码的临时性和匿名性,使得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它来大规模拨打骚扰电话或群发垃圾短信。这使得诈骗、骚扰电话大幅增加,已经严重影响到很多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少网民反映,每天接到的几十个骚扰来电和垃圾短信,不仅让人防不胜防,更给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相比传统的电信运营商,虚拟号码的提供商多为互联网企业,监管体系还未完善,缺乏对虚拟号码滥用行为的有效约束。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昔日取得虚拟号码牌照的企业已经陆续“退市”了,如阿里巴巴旗下虚拟运营商阿里通信就在今年4月,告知用户“阿里小号将于4月29日 24:00 结束服务并下线”,据悉阿里小号是由阿里通信于2014年10月15日宣布推出的虚拟电话号码应用。
而日前工信部印发的《通知》则明确了规划700号段作为号码保护服务业务的专用码号资源,管理位长11位,使用位长15位。这也意味着昔日的虚拟号码,未来将改为15位长的“700XXXXXXXXXXXX”号码,工信部表示看到这种号码就可以认定本次通信使用了号码保护服务,对方看不到用户的实际号码。同时,也将组织对700专用号码进行标记,显性提示用户该号码为号码保护服务专用号码。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重新梳理了虚拟号码服务各方的责权利,将基础运营商纳入业务管理中。《通知》要求各业务参与方严格遵守码号资源管理、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实名制、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防控等各项规定,制定本企业相关落实措施,建立完善相关技术手段,加强业务和安全管理。
《通知》表示,设置了三个月试点准备阶段、三个月试点过渡阶段、两年正式试点阶段。试点过渡阶段结束后,将全部使用700专用号码开展号码保护服务业务。此外会严格管理业务试点和700专用号码申请。强化业务和码号分配的全流程管理,提升技术监管手段,有效支撑违规行为溯源,切实防范700专用号码被滥用。对于试点期间出现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业务参与方,将依法依规撤销试点资格,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严肃查处。
车俊强调,虚拟号码诈骗扰民问题整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此项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必须保持韧劲定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