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逻辑:上海电气重组预期强化
海立辟谣排除干扰
海立股份(600619)明确公告 无重大重组或资产注入计划,并提示高估值风险,公告中,上海电气控股集团业务范围里面和上微有关联的板块为智能制造装备。
此举间接排除上海微借壳海立可能,焦点转向更具协同性的上海电气。
上海电气:天然整合平台
上海电气核心主业明确为 “智能制造装备” (能源、工业装备、集成服务)。
上海微(光刻机制造) 业务属性天然归属该板块,注入逻辑顺畅。
重组潜力:上海电气自身条件
政策与股东支持
上海电气为上海国资委旗下装备制造龙头,身处2025国企改革关键窗口期。
控股股东(上海电气控股集团)同时掌控上海微、海立、上海电气,内部调配便利。
回购完成:释放积极信号
上海电气刚完成 3392.89万股回购 (耗资约2.52亿),市场解读为压盘结束,或为后续动作铺垫。而刚刚回购完成,就发出海立股份重组辟谣公告,时间点非常明显。
市场预期:回购后股价潜力
技术面向上
股价突破8.5元关键位,周线趋势向好(20日涨幅15.03%)。
站稳8-9元区间后,有望加速,中期目标15元(+78%)。
资金面流入
上周获融资净买入3.11亿,主力资金近10日流入1.03亿。
港股年内涨31.10%(A股仅3.82%),AH溢价收敛预示A股补涨。
协同性与路径:上海微注入逻辑
上海微与上海电气协同性:
维度 协同点
技术整合 光刻机精密制造与工业母机/核电技术互补。
产业链覆盖 上海微可融入上海电气智能装备链,获能源配套支持。
政策符合度 光刻机国产化高度契合上海国资突破“卡脖子”战略。
潜在路径:
方案1: 上海微通过定增注入上海电气。
方案2: 上海电气分拆智能制造板块与上海微合并上市。
结论:聚焦上海电气
短期(1-3月): 回购完成提供支撑,突破8.68元(13日高点)上看9-10元。
长期催化: 若上海微注入落地,市值有望对标半导体设备龙头,具翻倍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