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普集团(SH601689)$ $先导智能(SZ300450)$ $寒武纪-U(SH688256)$
结合网友的讨论和相关信息,目前关于拓普集团董事长邬建树言论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言论的核心内容与市场解读
1. 技术竞争与行业地位的激进表态
邬建树在2025年9月9日晚间的调研或业绩会上,针对机器人关节、丝杠技术、液冷系统等领域发表了直接言论。例如:
机器人关节市场:称“关节就拓普和友商(三花智控)五五分,友商的技术不行,我们会分享方案给他”。这一表述被部分投资者解读为对竞争对手的贬低,暗示拓普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的绝对优势。
丝杠技术:强调“丝杠难度不大,拓普可以做,拓普要做总包”,直接挑战了当前特斯拉核心供应商新剑的地位,引发市场对供应链格局变化的猜测。
液冷技术:称“液冷是降维打击,稍微发力下就拿到了十几亿订单”,凸显拓普在热管理领域的快速突破能力。
2. 对行业趋势的乐观预测
邬建树提出“2030年营收目标1000亿元”的宏大愿景,并将其与特斯拉市值挂钩,称“特斯拉到2030年八万亿美金市值,我只期待1000亿收入,完全不过分”。这一言论被部分网友批评为“画大饼”,认为其估值逻辑过于依赖尚未兑现的远期预期。
3. 对竞争对手的直接否定
例如,称“新泉是做门板的,T公司有毛病才让他们做”,直接质疑其他企业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能力,引发行业内的潜在对立情绪。
二、网友的两极化反应
1. 正面观点:技术自信与产业突破
部分投资者认为,邬建树的言论体现了拓普在机器人执行器、液冷系统等领域的技术领先性。例如,有网友称“拓普的执行器进度已经领先,80%几率成为独供”,认可其市场地位。
对特斯拉产业链的深度绑定被视为长期利好。例如,有观点认为“拓普的汽车业务稳如,机器人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看好其多元化布局。
2. 负面质疑:夸大其词与市场风险
大量网友对邬建树的言论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存在“吹牛”成分。例如,“信董秘亏一半,信董事长亏光”的调侃,反映出市场对其历史言论兑现度的不信任(如2023年曾称“机器人估值白送”,但股价未达预期)。
对行业竞争格局的激进表态被视为潜在风险。例如,有投资者担忧“机器人板块恐将迎来大分歧”,认为拓普的“怼人”言论可能引发同行反击或客户信任危机。
对2030年营收目标的质疑尤为突出。网友指出,按10%净利率计算,1000亿营收对应300亿利润,需市值达到8000-1万亿,这一逻辑“画面太美,不敢想”。
三、市场情绪与后续影响
1. 短期恐慌与板块波动
邬建树的言论引发机器人板块的剧烈震荡。抖音等平台出现“机器人板块惊现董事长吵架”的传闻,部分投资者担心行业竞争加剧或技术路线变更,导致资金从相关标的撤离。例如,拓普集团股价在9月9日晚间出现异常波动,市场对其“独供”预期的分歧加剧。
2. 长期关注技术落地与业绩兑现
尽管短期情绪波动,但市场更关注拓普能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订单。例如,有网友指出“液冷订单拿到十几亿,但可做可不做”,暗示其业务稳定性仍需观察。此外,投资者期待看到2024年半年报中机器人业务的具体数据支撑。
四、信息局限性与风险提示
1. 缺乏官方完整记录
目前所有言论均来自雪球、抖音等平台的碎片化信息,尚未有拓普集团官方或权威媒体的完整会议纪要。例如,邬建树的发言是否经过断章取义、是否存在语境偏差,仍需进一步验证。
2. 历史风险案例的警示
拓普曾因特斯拉召回事件(2021年转向节质量问题)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市场对其供应链管理能力仍存疑虑。此次言论若引发新的信任危机,可能重蹈覆辙。
3. 行业政策与技术迭代风险
机器人产业尚处早期阶段,技术路线(如丝杠材料选择)、行业标准等存在不确定性。邬建树对PEEK材料的否定(称“T公司到现在都没用过”),可能与行业趋势相悖,需警惕技术路线变更风险。
总结
综合来看,邬建树的言论核心在于强调拓普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野心,但其激进表述引发了市场对“过度自信”和“竞争对抗”的担忧。短期情绪波动不可避免,但长期仍需观察其技术落地能力与业绩兑现情况。投资者应保持理性,关注官方公告及行业动态,避免因碎片化信息盲目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