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化股份在制冷剂领域的核心优势在于其上游原材料的产能和市场地位,尤其是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生产。
滨化股份在制冷剂领域主要通过上游原材料供应占据重要地位。
一、核心业务布局
原材料产能优势
公司拥有8万吨/年三氯乙烯和8万吨/年四氯乙烯产能,这两类产品是第三代制冷剂(如R134a、R125等)的关键原料。其中,三氯乙烯国内市占率约17%,为行业龙头。
扩产与技术升级
电子级氢氟酸已通过SEMI G5认证,进入国际半导体供应链,但扩产计划需关注公告。此外,氢能业务建成万吨级燃料氢基地,市占率居山东省第一。
作为制冷剂上游供应商,滨化股份受益于第三代制冷剂需求增长(如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但需注意,其未直接参与制冷剂生产,业务重心在原材料供应。
氟化工核心工艺
氟化工是新能源与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支撑,贯穿锂电池、光伏面板、芯片制造等关键领域。说起氟化工产品,它是以萤石(火山岩浆残余物、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之一)为原材料,到中上游则是氢氟酸及氟化铝为主,延伸4个分支,含氟精细化学品、无机氟化物、氟制冷剂和含氟聚合物四大类,下游产品品类丰富,不止制冷剂,电子级氢氟酸、电池级PVDF、光伏级的PVDF、六氟磷酸锂等,均广泛应用于锂电、光伏、半导体热门产业。
【氢氟酸:氟化工基石】
滨化股份装置现有产能6000吨/年,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建成,目前产品质量稳定保持在G5等级,行业领先,广泛应用于存储类、逻辑类和车载功率半导体芯片制造领域,我们的产品成功实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打破了高品质电子化学品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电子级氢氟酸是微电子行业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是湿电子化学品中的一种,由于电子级氢氟酸的纯度和洁净度对集成电路的成品率、性能及可靠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很高,目前主要依靠进口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电子化学品质含量标准是SEMI国际标准,共分为五个等级,其中G5为最高等级。我国电子级氢氟酸生产厂家产品等级普遍较低,能够达到半导体所用G4级及以上的企业包括我公司在内仅三家左右,其余两家为多氟多、中巨芯(原巨化股份),高端电子级氢氟酸国产化率低。
在半导体领域,主要用于晶圆表面清洗、芯片加工过程中的清洗和蚀刻等工序;在新型显示领域,主要用于玻璃基板清洗、氮化硅、二氧化硅蚀刻等;在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主要用于硅片表面清洗、蚀刻去边、清洗制绒等环节。
六氟磷酸锂:电解液核心
占比电解液成本43%的六氟磷酸锂,需在40℃管式反应器中完成五氟化磷与氟化锂的精准结晶。滨化股份六氟磷酸锂设计产能为1000吨/年。
滨化股份依托科学先进的电子级氢氟酸产品生产线,助力“芯”征程,突破国际技术封锁,产品质量等级满足UPSSS(G5),主要应用于芯片制造过程中清洗与蚀刻的关键制程,下游应用于IC、太阳能及液晶显示器等领域。同时,滨化在国内已成功导入多家12寸芯片半导体制造企业,国外进入韩国和新加坡市场。
滨化股份依托成熟稳定的六氟磷酸锂产品生产线,助力“双碳”战略,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主要应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离子储能电池及其它日用电池,其下游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等。同时,滨化在国内稳定供应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产业链,国外通过战略合作供应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