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心保持息差优秀水平。”
“正在积极申请,争取能够早日获得(AIC)批筹。”
“针对消费贷贴息,我行已制定详细操作流程,开发专项系统功能,并完成全行部署和人员培训。”
“上半年,住房贷款净增213.16亿元,在大行中保持唯一正增长且规模位居首位。”
8月29日,邮储银行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行长刘建军携管理层团队出席会议并回应市场关切。
邮储银行交出了一份韧性十足的中期成绩单:营业收入1794.46亿元,归母净利润492.28亿元,双双实现同比正增长;贷款总额突破9.5万亿元,公司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4.83%;上半年净息差1.70%,保持行业领先。
就市场关注的消费贷贴息政策落地情况,邮储银行零售业务总监梁世栋在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邮储银行已制定详细操作流程,开发专项系统功能,并完成全行部署和人员培训,确保政策高效落地。
对公信贷继续“补位”
数据显示,上半年,邮储银行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0%、0.85%;净息差1.70%;截至6月末,总资产、总负债站上新台阶,分别突破18万亿元、17万亿元,存贷款增速均居大行前列。
“成绩背后,是我们转型发展呈现出的韧性与活力,通过持续精耕细作,整体上实现了结构优化、均衡稳健、风险可控、资本充足的高质量发展。”刘建军表示,“未来邮储银行有信心保持息差优秀水平。”
具体来看,负债端,上半年,邮储银行持续巩固存款业务的长期竞争力,将稳定、低成本的负债资金来源打造成为可持续的优势。公司存款增长的同时,积极做大自营存款规模,上半年同比多增超千亿元。
资产端,邮储银行上半年贷款新增6230亿元。零售贷款增长保持韧性,上半年增加近900亿元,增长1.86%,高出行业平均0.45个百分点;对公信贷继续发挥较强的补位作用,较上年末增加5411亿元,增长近15%。
不过,邮储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杜春野表示,邮储银行公司金融业务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我行公司金融的整体收入贡献相较可比同业还有一定差距。但同时,差距就是空间,也是我们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给客户一个到邮储银行做对公业务的理由。”杜春野认为,作为一个公司金融领域的后进入者,如何在当前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突围破局十分重要。他认为“差异化”是重点方面之一,即建设多层次、立体化的行研体系,打造面向市场的“准”“巧”“快”市场策略。
邮储银行此前宣布拟出资100亿元申设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对此,杜春野表示,申请AIC是邮储银行综合化战略当中的一个重要布局,目前正在积极地向监管部门申请,争取能够早日获得批筹。
消费贷贴息已全行部署
谈及上半年消费贷款业务发展情况,梁世栋表示,该行消费贷款业务上半年发展总体表现不错,住房贷款净增213.16亿元,在大行中保持唯一正增长且规模位居首位。
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邮储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03万亿元,较上年末净增369.81亿元。
就消费贷贴息,梁世栋表示:“针对消费贷贴息,我行已制定详细操作流程,开发专项系统功能,并完成全行部署和人员培训。”
“我们要把好事办好,让老百姓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借此推动自身业务实现更稳健、健康的发展。”梁世栋说。
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这应该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是通过财政与金融联动,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能,有助于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释放消费需求,对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具有积极影响。”梁世栋表示。
谈及下半年消费贷业务重点发力方向和发展思路,梁世栋指出,住房信贷方面将在巩固现有优势基础上,进一步向高能级城市和优质县域市场集中,聚焦真实房贷需求;持续深耕优质渠道;积极创新产品并优化远程线上服务。他特别强调,通过加强落实反欺诈等风险防控举措,房贷风险已显著下降。
非房消费贷方面,梁世栋指出,邮储银行将重点提升获客能力:一是借助贴息政策拓展优质单位批量客户;二是挖掘行内财富客户资源,提供信贷组合产品,提升客户黏性;三是强化消费场景合作,联合场景方开展政策宣传与营销;四是持续推进主动授信,依托存量客户资源,提供高效金融服务。
梁世栋表示,随着政策效果传导和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下半年邮储银行消费信贷业务有望展现较大增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