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红周一”后,周二(8月12日)A股继续昂扬向上。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665.92点,上涨18.37点,涨幅0.50%;深证成指报11351.63点,上涨60.20点,涨幅0.53%;中小综指上涨0.21%;创业板综上涨0.61%;科创综指上涨0.84%。A股成交金额合计19052.10亿元,比周一放大3%。
走势方面,沪市凭借低估值蓝筹全天高位震荡,深圳主板大部分时间则相对较弱,科创板成分股下午突然大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创业板成分股。至收盘时,上证指数连续7天收涨、创业板综指创出2022年2月以来的新高,确保了多头信心的稳定。
通达信统计数据显示,当天A股股票涨跌比例是2084:3167;涨跌幅超过10%的个股比例是53:2;涨跌幅大于5%的个股比例是141:58。盘面看,次新股和微盘股群体双双降温;银行板块继续牛蹄奋进,农业银行与邮储银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一些中字头蓝筹也表现不俗。

“继续看好银行等蓝筹股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富鼎资管经济学家李维夏表示,此前讲到,农行流通市值超越工行后,会对银行板块尤其是一线银行股打开更大的想象空间。除了农行外,邮储银行也在刷新高点,使得工行在布林中轨位置显著止跌,大有新一轮主升浪起势的迹象。相对而言,题材股群体机会日益缩小,上冲动能日渐乏力,说明中期调整压力越来越大。再结合多个综合指数先于成分指数向上突破的细节,预计后市热点大概率集中在以银行板块为代表的优质大蓝筹上,而其他缺乏业绩支撑的个股,有望迎来长达半年的中期调整行情。
浙工大MBA导师钱向劲认为,超跌次新股行情始终没能以酣畅淋漓的方式出现,或许还需要探底收集筹码。不过对价值投资者来说,眼下是精选高成长性超跌次新股的好时机。长期横盘的次新股如果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未来主题的话,可关注它们向下挖出“黄金坑”的良机,操作上则可逢低吸纳分批布局。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