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国人寿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公司管理层回应了权益投资、寿险业未来发展趋势等多个热点问题。
就在前一天的8月27日,中国人寿发布了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总保费达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9.31亿元,同比增长6.9%。
寿险业务贡献保费增量 分红险支撑新单保费
上半年,中国人寿总保费达5250.88亿元,同比增长7.3%。具体来看,保费增量主要源于寿险业务。上半年,中国人寿的寿险业务保费达4391.34亿元,同比增长8.5%,此外,健康险业务保费也增长了1.98%达789.58亿元,不过,其意外险业务保费却下降了6.7%至69.96亿元。
分渠道来看,上半年,中国人寿的个险渠道总保费为4004.48亿元,同比增长2.6%,新业务价值达243.37亿元,同比提升9.5%。
中国人寿在半年报中称,分红险快速增长,占个险渠道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成为新单保费的重要支撑。
同时,上半年中国人寿的银保渠道总保费达724.44亿元,同比增长45.7%,新单保费达358.73亿元,同比增长111.1%。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将分红险作为寿险产品发展的主力,还是大力拓展银保渠道,都是当前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中国人寿总裁利明光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行业浮动收益型业务转型成效显著,“报行合一”政策实施后又推动了银保渠道的高质量发展,大部分公司银保渠道的贡献迅速提升,营销体系改革也在纵深推进,这些都为未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利明光进一步表示,当然,虽然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潜力大,但要将潜在市场转变为现实需求,还需要保险公司在技术、风险管理、产品与服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资产负债匹配等多方面变革转型,只有这些能力提升了,才能有效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
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下降将持续关注港股市场
在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寿的权益投资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寿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投资资产约为7.13万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7.8%。债券、定期存款、债权型金融产品等品种的配置比例基本保持稳定,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货币市场基金)的配置比例则由2024年底的12.18%上升至13.60%。
此外,中国人寿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刘晖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公司在权益资产配置上新增超1500亿元。
不过,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的总投资收益率反而有所下降,从去年同期的3.59%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29%。
刘晖称,A股市场估值总体合理,市场底部相对夯实,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公司对下半年的A股市场仍保持乐观,将持续关注科技创新、消费制造、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方向的投资机会。
“因此,公司下半年将围绕配置资产做稳、弹性资产做优的配置思路,具体而言,在固收方面将保持中性灵活的配置策略,将资产负债的久期缺口保持在较低水平;权益市场方面,公司将优化权益配置结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和优质高股息股票的配置。”刘晖表示。
针对港股投资,刘晖表示,今年公司获得了一定的QDII额度,在配置上,公司非常关注港股市场。在美元信用下降,全球资金再平衡的背景下,公司认为港股的新经济、高股息等优质资产具有配置价值。“上半年公司在港股市场也进行了配置,下半年将继续关注港股市场,持续开展投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