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保费“成绩单”显示行业整体运行稳中有进。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日前披露保险业经营情况显示,今年前6个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达3.74万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5.04%。其中,寿险业务表现尤为亮眼,6月单月同比增幅达21.0%。与此同时,行业资产规模稳健扩张,负债端结构优化成效初显,行业分析认为,随着分红险的扩张,未来利差损风险有望缓解。
人身险部分,6月寿险保费延续高增,但健康险、意外险增长承压。数据显示,2025年1至6月,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27705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寿险为22876亿元、健康险4614亿元、意外险2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6%、增长0.1%及下滑6.1%。6月单月,人身险公司原保费收入49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3%,其中寿险4141亿元、健康险735亿元、意外险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0%、下滑3.6%、下滑9.4%。综合来看,寿险单月保费同比显著高增,且增幅自年初以来连续扩大,2月至5月单月增幅分别为2.4%、6.9%、16.8%和24.1%。“我们预计主要系银行降息推动客户转向保险储蓄产品,叠加保险预定利率三季度下调预期的催化。健康险与意外险依然承压,反映消费者对保障类产品需求有所疲软。”华西证券分析师罗惠洲认为。
财产险部分,车险、非车险保费双双实现正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至6月,财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9645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车险原保费收入为4505亿元、非车险514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和5.6%。各类非车险均实现正增长,2025年1至6月,健康险、农险、责任险、意外险原保费收入分别为1609亿元、1091亿元、799亿元、29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1%、2.6%、3.6%、12.3%。
6月单月,财产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839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车险原保费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5.0%。分析认为,新车销售同比改善,推动车险增速逐月改善。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6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在此背景下,当月车险原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非车险原保费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有所回落,分析认为主要系政策性业务和季节性因素影响。
资产端保持稳健增长。截至2025年6月末,保险业资产总额达392214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9.2%,其中,人身险公司资产总额达343413亿元、财产险公司31779亿元,分别较2024年末增长9.5%和8.8%;再保险公司资产总额860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0%;保险资管公司133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7%。截至2025年6月末,保险业净资产总额达3754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2.9%。罗惠洲预计这“主要来源于保费收入的增长和投资资产的增值”。
展望后市,行业分析人士预计保险行业尤其是人身险企资负匹配将进一步改善。“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进一步下调,有助于保险公司在低利率环境下更好防范长期利差损风险。”招商证券分析师郑积沙认为。招商证券研报进一步指出,随着头部险企非对称下调新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分红险与传统险刚兑收益差距缩小至25个基点,再叠加浮动收益的弹性空间,产品相对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长期有利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财务报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