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保险业资产不断增加,险资的投资渠道持续拓宽,保险资金可投资的领域和资产数量也不断攀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保险业金融机构总资产37.8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9万亿元,增长5.4%。
投向重点领域
保险资金的投资方式比较多元,包括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管产品、信托计划、未上市企业股权、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等。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副总裁赵晖表示,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始终坚持“研究驱动投资”理念,结合市场情况聚焦品种投资优势发力点,挖掘投资机会,形成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的科学投资布局。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中国人寿资产公司投资支持社会民生领域建设规模超过2400亿元,较“十四五”规划初期提升1500亿元左右,增速达160%。
2019年12月,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受托实施90亿元青海黄河公司股权投资项目。项目标的青海黄河公司是青海最大的发电企业,依托青海丰富的资源优势,拥有水、光、风、火等多种电源品种,电力总装机2893.12万千瓦,是西北电力发展的重要支撑。青海黄河公司建设的共和光伏产业园位于海南州生态光伏园内,目前拥有21座光伏电站,光伏装机容量6244兆瓦。在产业园内,记者看到园区的“光伏+生态”模式已初见成效。昔日荒滩变成优质牧场,既减少了光伏企业成本,也助力农牧民增收。赵晖介绍,自“光伏+生态”模式推广以来,光伏子阵区植被覆盖率增加80%,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100平方千米。光伏企业邀请周边村民进入光伏园养起“光伏羊”,牧民年收入增加数万元,“光伏羊”成为知名品牌,实现“绿电+生态+民生”三赢局面。
目前,中国人寿资产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投资管理机制,在投资论证和决策阶段,依托“双线配置”策略,秉持严格的项目筛选标准,审慎评估项目可行性,确保投资项目既有效服务民生保障战略目标,又能为公司创造可持续的投资收益。2024年,公司创新建立多维度评价模型。在原有以定性为主的基础上,探索定量分析方法,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等领域,从投资直达性、风险收益匹配等维度综合评分,提升项目筛选科学性,有效提出优化改进建议,引导另类业务聚焦关键环节领域,加大兼顾民生保障的服务实体经济投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保险资金还持续加大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支持,在高速公路、地铁建设、冷链物流、航空运输等领域投资了一大批重点项目。
做好耐心资本
2024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培育真正的耐心资本,推动资金、资本、资产良性循环。近年来,金融监管机构陆续发布系列监管政策,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公募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取消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范围,取消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募资规模的限制,支持保险公司发挥价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助力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同意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通过募集保险资金试点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规模为500亿元。
今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证券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
4月29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与中国人寿拟各出资100亿元,合计200亿元规模,认购由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的私募基金份额,基金名称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二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6月12日,新华保险发布公告表示,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50亿元(含)认购由国丰兴华发起设立并管理的私募基金份额,基金名称为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成立规模为225亿元,新华保险及中国人寿拟以货币资金方式各出资112.5亿元认购私募基金份额。
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鸿鹄基金三期将一以贯之地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及方案框架,坚持保险资金长期资本属性,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且具备良好股息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
今年5月,中国太保正式发布太保战新并购基金与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两只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中国太保相关负责人表示,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将积极践行长期主义,发挥耐心资本优势,完善长周期权益资产配置体系,聚焦股息价值核心投资策略,助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泰康保险集团、阳光保险集团也发布公告,将成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覆盖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分股及相关指数ETF。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末,保险资金持有的流通股共涉及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电力设备等多个行业。
外资稳步入局
2021年,安联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开业,成为中国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
安联资管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张光表示,好资产稀缺是常态,资管机构能做的就是解决好收益和风险的平衡。险资需要有长线长投的意识和策略,但在实践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现实挑战。保险负债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成本刚性的特点,需要匹配长期且收益相对较高的资产以实现资产负债的匹配。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需要采取多种策略,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风险,增厚收益。安联资管始终坚持“全球经验,本土智慧”的核心理念,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深度融入全业务链条,构建了覆盖治理、投资、产品的三位一体可持续投资体系。公司将国际标准与中国本土实践相结合,建立符合本土市场特点的ESG评价体系,并通过技术赋能与本土融合,自主研发ESG分析工具矩阵,大幅提升评估精准性。以评估工具为基础,公司已打造覆盖纯债、固收+、量化等策略的ESG产品线,并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持续助力实体经济绿色转型。
在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过去5年,中国信托、理财、保险资管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年均增速约8%,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产和财富管理市场。
6月18日,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宣布,已获得金融监管总局批复,筹建友邦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友邦保险资管旨在专注提升公司资金运用效能,为保险资产提供专业化、精细化的投资管理服务,夯实并拓展长期投资能力,为友邦人寿保险业务提供强劲支持,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友邦保险区域首席执行官、友邦人寿董事长张晓宇表示,友邦保险坚定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和价值,积极把握新发展格局机遇、制度型开放机遇。友邦保险资管获批筹建,将有利于公司更好实现长期资产端和负债端匹配,达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未来,友邦保险将继续坚持长期主义投资理念,发挥险资耐心资本的特性,把支持实体经济作为投资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服务中国经济发展。
2022年8月修订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规定》明确取消了境外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上限,取消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优化准入流程等举措,为外资机构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6月下旬,华泰保险集团完成对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剩余9.09%股权的收购,实现全资控股,华泰保险集团的实际控制方正是外资安达保险。华泰资产总经理杨平此前曾公开表示,随着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长期资金管理面临多方面挑战:投资回报率下降,长期资金面临资产荒;保险资金“长钱短配”问题仍未解决,利差损与久期错配风险加大;各类别资产收益率结构分化显著加大。
“应对上述挑战,做好长期资金管理需要从三方面着力:一是要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长期资金投资风控能力,应对市场新常态;二是加大权益配置力度,增厚长期收益;三是要服务新质生产力,分享产业发展成果。”杨平说。